近年来,在肾病科门诊,医生经常会给患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开一种检查单子,名叫“血清抗PLA2R抗体”,这个检查项目到底有啥用途呢?
我们知道,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可总结为“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有继发因素,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也有原发因素,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微小病变、特发性(也即原发性)膜性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IgA肾病等,这需要做肾穿刺,才能明确诊断。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60岁。根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肾穿刺的肾病综合征病例中,特发性膜性肾病排在第一位,而且,这个病在近10年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过去认为16岁以下发病年龄仅占1%,目前低于16岁年轻患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这比例,我们曾遇到过6岁的膜性肾病患儿。
大家都知道,肾穿刺是肾病科确诊各种肾病病理类型的金指标。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是哪种肾病类型,就必须住院做肾穿。当然,特发性膜性肾病也不例外。但是,近年来,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有一个很大的进展,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这就是“抗PLA2R抗体”的发现。
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eck教授等人发现并确认:导致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的一个特异性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phospholipaseA2receptor,PLA2R)。PLA2R特异性地定位肾小球足细胞膜,与IgG4共存于免疫复合物中,约70-80%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外周循环血液中存在抗PLA2R抗体。PLA2R这个研究被称为近10年肾病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发现致病性抗原以后,科学家们就根据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二是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和预后的意义。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清抗PLA2R抗体有助于帮助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
在已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约占70%-80%。而在健康人及非膜性肾病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所以,目前初步认为测定血清抗PLA2R抗体可以用来辅助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如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是阳性的,那么,患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可能性很大。
2、血清抗PLA2R抗体对病情轻重有评估作用
随着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的深入研究还发现血清抗体水平与疾病病情轻重相关。抗体水平高的患者蛋白尿排泄量大,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进展为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高。
3、血清抗PLA2R抗体有助于优选治疗方案
如果特发性膜性肾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在6个月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降低超过90%,说明患者自发的缓解率很高,可以考虑停用目前的免疫抑制治疗。如果滴度下降在50-90%,说明现有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有效的,可以继续进行。如果滴度下降小于50%,说明现有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能无效,应考虑重新调整方案。
4、血清抗PLA2R抗体对疾病预后(痊愈/复发)具有预测作用
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过程中,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下降常先于尿蛋白减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病情缓解的可能性很大。血清抗体水平低的患者较易出现疾病自发缓解。治疗结束时抗体的状态也可以预测长期结局,对于临床缓解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如果出现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升高则提示即将发生复发。
对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既能帮助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又能帮助优选治疗方案判断疾病预后。另外,由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除了肾脏的问题,很可能还有心血管病、身体衰弱、反应迟钝等其他问题,不具备肾穿刺的条件,而且患者对肾穿的依从性差,对肾穿刺抵触情绪大,而血清抗PLA2R抗体有助于医生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做出诊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临床对肾穿刺检查的依赖性。
文章来源:张昱大夫肾病专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