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早产儿的高危因素与防治
TUhjnbcbe - 2021/6/15 15:27:00

2月27日据贵阳晚报报道,“年12月3日,贵州迎来了一名体重仅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全身皮肤发红,气促、呻吟不止,伴吐沫。该婴儿身体如成人手掌大小、体重还不足两瓶矿泉水。最后经过为期47天的不懈努力、悉心照顾和爱心呵护,小宝贝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而且还能自己吃奶。于年1月19日,康复出院,体重已由出生时的克增长到克。”

在这则“早产儿成功救治”的新闻报道不久,3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布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于同日卫计委又发布了一则对该《规范》的要点解读。在卫计委的“要点解读”中提到,“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在7.0%左右,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早产儿中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足月儿高4-6倍”,这无疑让各位孕妈妈产生恐慌。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导致孕妈妈早产、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早产儿定义

3月3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布的《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中指出: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属于低危早产儿;而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属于高危早产儿。

临床中早产基本分为3种类型,其中约50%病例是自发性出现早产临产,继而分娩,称之为自发性早产(SPB);有25%首先表现为胎膜早破,继而发生早产分娩,称之为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另外25%不存在有胎膜早破和自发的早产临产,是由于各种高危因素影响母、儿的安危,因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称之为医源性早产(IPB)。

当然,也有文献报道:医学指征的早产占整个早产的40%左右,指征排列顺序分别为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和产前出血(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等)[2]。

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

分娩就是指胎龄达到及超过28周的胎儿和附属物,从临产发动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早产的发生就是因为分娩的过早发动,而目前医学领域对于具体什么因素触发的孕妇开始分娩(即分娩的始动因素)并不十分清楚,仅提出了几种学说:免疫学说、内分泌控制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宫颈成熟学说、气压改变学说等。

所以具体引起早产的原因并不太清楚,但经过临床上多年的回顾性、前瞻性观察,就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1.一般情况

1年龄18岁或40岁,体重45kg、身高cm,是孕妇早产的高危因素,有文献表明:小于20岁孕妇,其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的11倍;2种族、遗传因素:黑人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人,且早产具有家族倾向;3不良生活习惯:每日吸烟≥10支、酗酒、滥用*品也与早产有关,这是因为尼古丁和可卡因中含有很强的血管收缩剂,可通过激活胎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导致早产。

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

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等情况对孕妇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流产会对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引起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3.早产与早产史的关系

有早产史的妇女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无早产史者。研究发现前次早产的妇女,再次发生早产者比前次足月分娩的妇女增加3倍,而连续两次早产的妇女有近1/3的人第3次会再发早产。

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

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或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伤害性事件、家庭不和睦、厌恶小孩、经济条件差等心理因素也是早产的重要原因。此外,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也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

6.孕期保健

产前检查是当前孕期保健的主要手段,产前检查开始的时间和次数与早产的发生有关,国外研究发现缺乏产前检查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可以增加2.8倍。早产的发生率不但与产前检查次数呈负相关,而且与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也有关系,首次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越晚,发生早产的危险性越大。预防早产要做到坚持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并且于孕早期开始。

7.双胎或多胎妊娠

由于子宫过度伸展,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内外出血,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提前终止妊娠而造成早产。此外,胎位也与早产有关,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

早产的临床预防措施

婴儿早期的死亡率中75%与早产有关,死于新生儿期者15%为早产儿,尚有8%的早产儿虽然存活,但可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同样卫计委发布的“要点解读”中也强调,“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所以早产的预防至关重要。

1.调节好情绪和心态。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因此,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恢复健康,平静心态。

2.积极防治感染。生殖道感染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生殖道感染时,细菌及其产生的*素可侵入绒毛膜羊膜,刺激蜕膜细胞产生细胞*素和前列腺素,引起早产发生。所以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必须加强会阴部卫生保健,积极防治细菌性阴道炎,以防止绒毛膜羊膜炎及子宫内胎儿感染。另外,妊娠后期绝对禁止性生活,因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经阴道吸收后会促进子宫收缩,还会导致胎盘早剥。

3.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妊娠期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都可能造成早产,还要避免被动吸烟。

4.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孕期需要积极做好保健和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孕期疾病并尽早处理。研究表明:孕周超过23周,在宫内每延长1周,早产儿存活率增加6%-9%、27-28周后增加至9%、至33周后可达95%[5]。

此外,尤其要避免孕妇接触传染病患者。若妊娠早期患了急性传染病,或原有的慢性病(如心、肝、肾疾病及严重贫血等)加重,或应用了大量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时,经专科医生检查后,确认胎儿发育异常,可采取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以避免日后发生早产或畸胎。

参考文献

1.DrazancicA.Antenatalcareindevelopingcountries-whatshouldbedong?JPerinatMed.,29(3):

2.吴连方.预防早产,改善围产儿近远期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4(5):-.

3.吴志华.早产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检验,:.

4.胡丽霞.引起孕产妇早产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妇幼保健,,7(10):-.

5.PiecuchRt,LeonardCH,CooperBA,KilpatrickSJ,SchlueterMA,SolaA.Out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产儿的高危因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