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传染疫区的秋菊冬梅
记著名传染病专家、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
人物小传陈菊梅,女,汉族,年11月生,年5月入*,年11月入伍,浙江天台人。前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学历,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专家组组长、一级教授,享受*府特殊津贴。她从事传染病防治事业70年,被誉为“人民*医的楷模”,被原总后勤部表彰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一代名师”“优秀共产*员”,连续两次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在*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的奖状,被中国女医师协会授予“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获中央*委保健委员会颁发的“全*干部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被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授予“特别贡献奖”。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陈菊梅专题片
菊梅,一个美丽的名字。谁知,竟70年与可怕的传染病联系在一起:她为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不惜牺牲自己;她使我国慢重肝病死亡率由过去的85%降到38%,整整降了47个百分点;她70年准确诊断并成功救治近60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达数十万人,无一例漏诊误诊,无一例投诉。
她,就是全国“时代先锋”、现年94岁的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
事业如磐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联系起来才能有所进步、有所作为。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从浙江医学院毕业的陈菊梅被分配医院传染科,从此与新中国的传染病防治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5年后,陈菊梅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博士学位,并以全部功课满分5分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她被分配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原解放*第医院工作,医院,被人称为“病*窝子”。然而,陈菊梅却将自己的人生坐标毅然定格在了这里,而且,一干就是70年。“陈教授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痛苦,她连命都敢搭上。”患者纷纷这么说。
有一年,陈菊梅随医疗队去陕北*龙县农村巡诊。在条件简陋、没有麻醉师的情况下,为减轻病人手术痛苦,医疗队决定试用“硬膜外麻醉法”。为确保病人安全,必须先试试才敢施行。“让我先试!”陈菊梅抢着说。任何试验都有风险。陈菊梅鼓励操作医生:“不要怕,大胆来!”由于是初次试验,操作医生因过度紧张穿透了“硬膜”,致使陈菊梅晕倒呕吐了两天。清醒后,她又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终于使医疗队成功掌握了这种麻醉方法。从*龙返回后,陈菊梅患了扁桃体炎。病情刚好些,她又因抢救乙脑患儿不幸被乙型链球菌感染,全身浮肿,“下巴肿到脖子以下”。之后因积劳成疾,她又患了肾小球肾炎,“小便像酱油一样”。而此时,正是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临床难题的关键时刻。怎么办?
陈菊梅开始打自己身体的“主意”:只有去除可能引发炎症的病灶,疾病才能不再发作。她坚定地说:“为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我宁愿摘掉身上的全部器官!”扁桃体炎好办,摘掉扁桃体之后就好了,但肾炎很麻烦,一累就犯。陈菊梅索性割掉了阑尾。但好景不长,几个月之后又犯了。还有什么病灶呢?牙齿!年仅47岁的陈菊梅,硬是分三次把满口牙齿一颗不剩地拔光了!“你不要命了?”家人对她的所作所为心疼至极。陈菊梅却说:“只要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摘掉我身上全部器官也值啊!”梅花香自苦寒来。硬是凭着这股狠劲,8年的艰苦探索,使陈菊梅成为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成功降酶的第一人,从而挽救了无数肝病患者。“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以上,国家把降低慢性重型病*性肝炎病死率作为一项重大课题交给了该院。面对这个“烫手山芋”,许多人显得底气不足。
“人生中能担此重任是莫大的光荣,让我来!”陈菊梅心里清楚,要兑现自己立下的“*令状”,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攻克这一“堡垒”,她攻坚克难,率先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重肝的崭新模式,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方案。几年后,奇迹出现了——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由过去的85%以上降到38%,整整降低了47个百分点!面对各方赞誉,陈菊梅并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而是不断爆发出创新活力。她又先后提出用乙肝抗病*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等方法,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20%;主导引进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了20%……
一个又一个新成果,使陈菊梅当之无愧地站在了国内传染病、肝病防治领域的峰巅!
待患如亲
一个与传染病病人握手的简单动作,在陈菊梅眼里是那么的重要。
在她的诊室,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当传染病病人有意想同她握手时,她会主动站起来,与病人热情握手。就是这个简单动作,常让病人暖到了心窝,增强了信心;可对她来说,却随时会有被传染的危险。“对病人,我从来没有怕的感觉。如果连医生都怕传染,那病人会更怕!换位思考,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是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你会怎样?视病人为亲人,就什么都不怕了。”陈菊梅和蔼地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菊梅在接诊病人时形成了一种习惯:她先看看诊室的门关了没有,窗帘挂好了没有,不该在场的人员离开了没有;检查过程中,她先将听诊器等金属器具用手捂热,然后轻放到患者身体上;开处方时,她会边写边说,为什么要开这些药,这些药怎么服用,何时再来复查;当病人离开诊室时,她不忘提醒:如有不适,可直接打电话,随之将她的电话告诉了病人……有位病人发自肺腑地说:“得这种病是不幸的,但遇上陈教授这位‘活菩萨’又是幸运的!”“要不是陈教授,我47年前就死了!”谈起陈菊梅,84岁的退休干部陈克志眼圈红了——
“37岁那年,我得了急性*疸性肝炎,转氨酶已高到极限,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部队已准备为我开追悼会了,谁知,陈教授妙手回春,很快稳定了我的病情,接着给我制订了‘三分治、七分养’的治疗方案,1年零7个月后,我病愈出院了,一直活到现在。”为更好地服务病人,陈菊梅把许多病人的名字、年龄、主要病情、救治措施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什么时候确诊、何时调整治疗方案,她从没有耽误过。病区有什么事情,她随叫随到,从没有“例外”。为抢救危重病人,她曾连续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晚上睡在病区通道里,或者在地板上铺张凉席打个盹,醒来接着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一年天,一天也离不开病人。”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70年来,陈菊梅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夜晚和病人一起度过。
责任如山
有人向陈菊梅请教几十年来“零失误”的秘诀。她说:“治疗各种传染病,最重要的是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检查诊断,包括病史、家族情况等,都得全盘考虑进去。”
一次,陈医院确诊不了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她仔细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发现一丝“可疑迹象”:由于病人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最终确诊是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责任如山方能准确无误。70年来,陈菊梅成功救治了近60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达数十万人,无一例误诊和漏诊,无一例投诉。年3月5日下午,北京地区首批输入性“非典”患者入住原医院。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王”,陈菊梅像平常查房一样,大胆走进病房,询问病史,亲手给患者做口腔检查,听心肺音脉,看皮肤有无皮疹或*染。随后,她主持了北京地区第一次对“非典”患者的专家会诊,打响了向“非典”宣战的第一枪。为普及预防“非典”知识,陈菊梅走进电视台,第一个在媒体上宣传“非典”防治知识,第一个接受中央媒体的专家访谈,主编了全*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并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传染病信息》杂志开辟了第一个“非典”专栏,她还是第一批在*队远程会诊中心讲授预防“非典”感染的专家。这“五个第一”,当时对稳定人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典”过后,陈菊梅带领专家组成员对“非典”进行了深入总结,形成了一篇“关于优化突发疫情防治力量战斗编成”的建议报告,提交给了*委和总部。报告中,他们梳理了近年来几次扑灭疫情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内外抗击“非典”的成功作法,提出医院建设的建议。此后,该院相继抽组了全*医院,建成了全*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收治病人最多医院。此后,在汶川、海地、玉树抗震救灾、防控“甲流”等多样化*事卫勤保障任务中,该院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均向*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答卷。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陈菊梅的心。“防疫情就是保生命,防疫力就是战斗力。”当时83医院*委申请要到抗震救灾一线。面对亲人和同事的劝阻,她说:“我同传染病打了一辈子交道,有着丰富的防疫工作经验,我身体还行,必须到灾区去!”陈菊梅的到来,令灾区群众和救灾官兵非常感动。原成都*区某集团**长握着她的手说:“在我们的队伍里,年龄有23、33、53的,您83的到来,对我们官兵是个鼓舞啊!”
“别看我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陈菊梅爽朗地说。那些日子,她顶着高温酷暑,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拄着棍子,走遍了北川、什邡等重灾区,提出“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三项重要的防控建议。尤其让人感动的是,陈菊梅在整个救灾过程中都没有带口罩。中央电视台一位女记者偶遇陈菊梅,看到她口罩都没戴,十分惊诧:“您不怕染上病呀?”她笑着说:“这是灾区,又不是疫区!再说,这里经防疫人员消*已经很安全了!”中央新闻媒体把这个细节报道出去后,立刻消除了外界关于“灾区已发生瘟疫和传染病”的谣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70年来,陈菊梅先后数十次在国家和*队重大紧急医疗救治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铸就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疫“盾牌”,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疫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秋菊有佳色,冬梅更傲人。陈菊梅不就是一株艳丽无比、令人仰慕的秋菊冬梅吗?!编辑手记不愿树“碑”立“传”的医学大师陈菊梅,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医学工作者。然而,她对事业的执著、对名利的淡泊、对病人的尊重,却使她的人生那样辉煌、品质那么崇高、心灵那般圣洁。
她的“菊梅品质”让我想起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一次,陆定一随周总理乘飞机飞越秦岭途中,空中遭遇恶劣天气,飞机表面结冰下沉。飞行员非常着急,让大家把行李全部抛出舱外,准备跳伞。
这时,叶挺将*11岁的小女儿因座位上无伞急得大哭。周恩来当机立断,将自己的伞让给她,他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命比一个孩子还重要。大公无私、甘为别人牺牲自己,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具备的至美大爱、至纯大德。
躺下是座丰碑,站起来是面旗帜。70年来,陈菊梅教授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气节决定了她的人生高度。有任务,她身先士卒冲向前;评功评奖,她见荣誉就让、见名利就躲。她获得的多个奖项,是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经群众和组织评议推荐上报的。
英国《名人传记》《剑桥大学名人录》《香港名人录》等要收录她的事迹,她不同意;原医院规划建设园林,拟用4位老专家名字为“绿色园林”树“碑”,她说:“医生为病人服务,为医院发展出力,是应该的,没必要用我的名字树‘碑’……”中央电视台记者为此采访她:“听说您三番五次拒绝当名人、上镜头,您是怎么想的?”她说:“我只做了该做的事,还有许多事没做完、没做好。我可不是什么名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马克思说过:“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康德也说,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陈菊梅平凡而普通,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一生不愿出名,却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名医大师。
▎来源:医院*治工作部
▎作者:*显斌、洪建国、鲍志伟
▎编审:郭晶、罗国金、丁殿春
▎编辑:蒋璐繁、吴乾峰
▎制作:医院融媒体中心
▎刊期: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