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期,危害着幼儿的健康。
为了让孩子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健康成长,在此,我们邀请家长朋友与幼儿园一起努力,做好幼儿春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春季保健工作01卫生保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有利于消灭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在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城市中的污染较少,开窗效果较好。注意卫生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奔跑跳跃,既有利于孩子们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心情舒畅。早睡早起身体好。为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并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02饮食保健饮食应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多吃五谷杂粮。粗粮杂粮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应适当提高粗粮杂粮在饮食中的比例。春季尤其要加强补钙。因为春天是孩子的猛长期,补钙有助于身高增长。富含钙质的食物有芝麻、*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虾皮、牛奶、骨头汤等。春天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大脑和身体发育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有: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督促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油炸食品;减少零食和冷饮的摄入。多喝白开水。白开水不仅能够补充孩子体内缺少的水分,还能够增强孩子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将体内的有*物质排出,降低生病的概率。03穿衣保健孩子的衣着应宽松轻便、方便穿脱,不要穿装饰繁琐或紧身的衣物,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发生意外。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加减衣服。既要遵循“春捂秋冻”,又要适应孩子代谢快、易出汗的特点。做到不急于减衣脱衣,也不过于保暖。可以通过接触手脚不凉,颈后温热不出汗来判断。因早晚温差较大,在入园时请穿厚外套,同时请准备一件薄外套,以便老师在户外活动时为孩子替换。04疾病预防“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时节,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引起孩子感染水痘、风疹、手足口等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1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2.全身中*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
3.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注意:
1.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
2.在儿童中,流感病*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成人常见。
麻疹麻疹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凡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麻疹疫苗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麻疹病*。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注意:
麻疹患儿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害,如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症状,应警惕麻疹脑炎。水痘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被传染。人体感染水痘病*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临床表现:
1.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行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注意:
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手足口病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普通病例临床表现:
1.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注意:
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应警惕为重症患儿,医院就诊: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精神反应差、嗜睡、抽搐,肢体无力、急性偏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发绀、出冷汗。猩红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传播途径: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畏寒,同时伴咽痛、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
3。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类似鸡皮疙瘩,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贫血性皮肤划痕”。
一些特殊征象:
1.口周苍白圈:表现为面部充血潮红,但是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显得苍白。
2.杨梅舌:舌乳头红肿突出,像鲜红的杨梅。
3.帕氏线: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皮疹经3到5天消退,疹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呈米糠样脱屑,或大片的脱皮,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肺炎、肾炎、风湿热等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记住这7点01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0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洗、勤晒衣服、被褥;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
0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0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春季气候多变,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05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许多传染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易被忽视。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06如确定为传染病,应立刻隔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用含氯消*剂喷洒、擦拭。
07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计划性予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疫苗是阻击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感冒”了!但为什么吃了很多药,孩子的“感冒”还不好?其实,很多临床疾病只是与“感冒”相似。那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1、流行性感冒
特点:起病急、全身酸痛、有较多并发病症。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至5天痊愈。
而流感起病急,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2、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特点:鼻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临床多见混合感染。多在病*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主要症状为鼻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
急性鼻窦炎患者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常在某些局限的范围,如社区或单位发生暴发。甚至在更大范围发生大流行。
3、过敏性鼻炎
特点: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病程较长、易反复
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多于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等)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过后如健康人。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感疲劳,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或季节性加重。
4、链球菌性咽炎
特点:以咽部炎症为主、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主要致病菌为A型β-溶血性链球菌。其症状与病*性咽炎相似,发热可持续3-5d,所有症状将在1周内缓解。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咽部炎症为主,可有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检查时有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链球菌型咽炎的诊断主要靠咽拭子培养或抗原快速检测。
5、疱疹性咽峡炎
特点: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同环绕红晕;病*分离多为柯萨奇病*A。
6、急性会厌炎
特点:剧烈的喉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声门上区的会厌及其周围组织,以会厌高度水肿为主要特征。急性会厌炎是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儿童及成人皆可出现。
轻症者全身症状不明显;重症者多有发热、寒战,体温在38℃~39℃之间,少数可高达40℃以上。此外还有头痛、乏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容易误诊为感冒,但是病程进展非常迅速,主要症状有剧烈的喉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7、白血病前期
特点:经常发烧、持续时间较长、胸骨疼痛、出血、身上有淤斑等
经常感冒发烧,甚至持续半个月到1个月,这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都碰到过的情况,也容易被忽视。临床上,确实有很多白血病患者是因为发热去就诊时被发现的。
如果是急性白血病,发病很快,除了感冒发烧,还会出现胸骨疼痛、出血、身上有淤斑等现象,比较容易判断。对于慢性白血病来说,因发病时间较长,一旦体检中发现白细胞异常升高,或者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就一定要马上到血液科确诊。
8、肺炎球菌性肺炎
特点: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
肺炎球菌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醉酒或全身麻醉手术后、镇静剂过量等。冬春季节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X线表现为肺段、叶实变。该病早期出现的咳嗽、多痰和发热等症状,极易被看成普通感冒,贻误治疗。
9、急性肾炎
特点:伴有上呼吸道炎症和扁桃体炎症、脸部和全身浮肿、尿少浑浊
急性肾炎通常是在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致病菌导致的扁桃体炎后发生。一般认为细菌的成分作为抗原,引发位于肾小球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肾炎。临床上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每年秋季与初冬为发病高峰期,常于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发病,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和扁桃体炎症,表现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热,容易被误诊为感冒。
有统计显示,大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尤其是儿童,在发病初期,基本都和普通感冒难以区分。相当一部分急性肾炎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但几天或1周后,就会发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脸部和全身浮肿、尿少浑浊等现象,查个尿常规尿常规就能发现一些线索。
10、病*性心肌炎
特点: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其实,不少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表现都很像感冒。例如流脑、乙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出血热等,这6大急性传染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通过空气传染病*或细菌,最先进入人的鼻腔,然后顺着咽喉、气管等呼吸器官侵害人体,这种发病情况和感冒很像。虽然和引起感冒的病*不同,但在潜伏期,它们的早期表现很像普通感冒。
修正风热感冒颗粒中成药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风热感冒颗粒
板蓝根、连翘、薄荷、荆芥穗、桑叶、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六神曲
疏风清热,利咽解*。用于风热感冒之高热,有汗,咽喉红肿热痛,鼻塞流*涕、*痰,头痛,咳嗽。
修正风寒感冒颗粒中成药
药物成分
功能主治
风寒感冒颗粒
麻*、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轻,低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咳嗽。
修正风热、风寒感冒颗粒——不含麻*碱,不含金刚烷胺,不含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有效的中药感冒制剂,比起同类产品优势明显。口感好,适合成人、儿童服用。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冲服,效果极佳。温馨提示:儿童用法用量
1岁以内1/4袋/次;
1-3岁1/3袋/次;
3-6岁半袋/次;
6-12岁一袋/次;
一日2-3次。
(来源:首儿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