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腮腺炎
不知道妈妈们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突然间半边脸肿大疼痛难忍,张嘴困难,数着日子想要快点好。这些描述的画面,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小儿腮腺炎(也称”大嘴巴“)。流行性腮腺炎本身虽不是重症,但并发症较多。因此,有些常识家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
流行性腮腺炎极易传播
它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极易在幼儿园、小学生中流行。该病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常规抗菌药无效。当病*进入人体血液后,又随血液到腮腺,腺体及周围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发炎、从而刺激腮腺唾液分泌增多,使腮腺肿大、疼痛。
1.传染性很强
从腮腺肿胀的前1周左右,到腺体肿胀消退前这段时间都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是患儿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唾液飞沫。患儿接触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传播病菌。
2.宝宝发病前有先兆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是2-3周,发病时有两种情况:
宝宝先出现发热、倦怠、食欲不振、呕吐、眼结膜发炎、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
宝宝没有上述先兆症状,以腮腺肿胀开始,先见于一侧,1-2日后波及对侧。
3.宝宝发病时有这些症状
一侧或双侧耳垂为中心肿大,并向四周扩散,2-3天达到高峰;
肿胀部位外皮紧张发亮,边缘不清晰。张嘴、触压疼痛加重;
因唾液分泌增多,宝宝常常流口水。
4.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较多
这种病*与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力,可以合并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睾丸炎,附睾炎或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以及听力减退。有的合并症病情较重,预后也较差,因此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为何腮腺炎一得再得
张先生6岁大的儿子琦琦早上起来突然指着右侧耳朵下方说“这里痛”,张先生注意到儿子所指的部位微微有些肿,医生的诊断是腮腺炎。这已经是琦琦第二次得腮腺炎了。他感到很不解,琦琦明明已经接种了“麻腮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怎么还会得腮腺炎呢?听说得过腮腺炎就会终生免疫不会再得,可儿子为何又得第二次?
宝宝接种疫苗,保护率达97%
我国目前接种的麻腮风联合减*活疫苗,可以减少孩子多次接种的痛苦,而且保护率提高到96%,其中对于腮腺炎自然感染保护效果可达97%。
Q1:以前一直有“得过腮腺炎就终生免疫不会再得”的说法,那么为何还会出现案例中的孩子那样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A:我们通常说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感染引起的,由病*感染引起腮腺炎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以后再次接触到这种病*时,身体有了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再引起感染。但有些时候,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腮腺炎,病*感染形成的抗体对细菌是没有防护作用的,所以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腮腺炎。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紊乱的孩子。孩子的腮腺导管或开口处不通畅,也可能反复患腮腺炎。
Q2:患过腮腺炎还需要接种麻腮风疫苗吗?
A:如果孩子已经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其体内已经获得相应得抗体,因此不需要再接种腮腺炎疫苗,建议孩子接种麻风疫苗。
如何预防腮腺炎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3.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4.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5.最佳预防方法是给孩子接种疫苗。目前普遍接种的是麻风腮疫苗。建议对12月龄以上、确无腮腺炎史的健康儿童接种1剂麻风腮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等3种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