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您的肾脏健康吗
TUhjnbcbe - 2021/4/9 23:24:00

传染病学章节练习

一、A1

1、下列有关HIV的描述错误的是

A、HIV为单链RNA病*,属于反转录病*科

B、可根据env基因核算序列的差异性将HIV-1分为3个亚型组13个亚型

C、gp是HIV核心的基质蛋白

D、HIV有9个开放读码框

E、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2、有关HIV感染后无症状期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A、之前可有或无急性期症状

B、该期HIVRNA为阴性

C、CD4+T淋巴细胞始终正常

D、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两年以内

E、ELISA方法检查gp抗体往往为阴性

3、艾滋病患者治疗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

A、泛昔洛韦

B、洛韦胺

C、叠氮脱氧胸苷

D、奈非雷平

E、沙奎那韦

4、下列情况哪种不属艾滋病3期内容

A、急性感染

B、前驱期

C、无症状感染

D、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E、典型艾滋病期

5、艾滋病的表现中哪种是错误的

A、体质性疾病

B、神经系统症状

C、免疫缺陷所致感染

D、免疫缺陷所致肿瘤

E、顽固性休克

6、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疱疹病*

D、巨细胞病*

E、肺孢子虫

7、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A、CD4+T淋巴细胞

B、CD8+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骨髓干细胞

8、对乙肝病*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抗HBe

B、抗HBs

C、DNA聚合酶

D、抗核抗体

E、抗HBc

9、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的指标是

A、HBsAg(+)HBeAg(+)HBV-DNA(-)

B、HBsAg(+)HBeAg(+)HBV-DNA(+)

C、HBsAg(-)抗HBs(+)抗HBe(+)

D、HBsAg(+)HBeAg(-)抗HBc(+)

E、HBsAg(-)HBeAg(-)HBV-DNA(+)

10、HBV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指标应该是

A、HBsAg(+)、抗-HBe(+)、抗-HBc(+)

B、HBsAg(+)、抗-HBs(+)、抗-HBc(+)

C、抗-HBs(+)、抗-HBe(+)、抗-HBc(+)

D、HBsAg(+)、HBeAg(+)、HBV-DNA(-)

E、HBsAg(+)、HBeAg(+)、HBV-DNA(+)

11、乙肝病*相关性肾炎诊断标准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血清乙肝病*抗原阳性

B、肾脏病理为膜性肾病

C、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D、肾组织找到乙肝病*抗原

E、肾脏病理为膜增殖性肾炎

12、急性戊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

A、肝内淤胆现象常见

B、病情较重,尤其重叠感染乙肝病*

C、妊娠合并戊型肝炎者死亡率高

D、易发展成慢性肝炎

E、经粪-口途径感染

13、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14、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血清ALT

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C、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

D、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异常

E、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15、下列乙肝病*标志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体(抗-HBc)

16、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疸加深

B、肾功能障碍

C、出血倾向明显

D、腹腔积液出现

E、两周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

17、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

A、血清ALT升高

B、HBeAg阳性

C、HBV-DNA阳性

D、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E、血清胆红素正常

18、急性重型肝炎防治肝性脑病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高蛋白饮食

B、口服乳果糖

C、给以六合氨基酸

D、口服乳梨醇

E、脱水治疗

19、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局部碘酒、酒精消*

B、注射干扰素

C、注射干扰素诱生剂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20、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

A、维持氨基酸的平衡

B、减少氨从肠道吸收

C、增加肝脏营养

D、促进肝细胞再生

E、恢复正常神经递质

21、乙型脑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A、支持疗法

B、对症疗法

C、抗病原体疗法

D、康复疗法

E、中医药疗法

22、下列关于乙脑临床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潜伏期4-21天

B、体温愈高病情愈重

C、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

D、抽搐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E、昏迷与病情轻重有关

23、乙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虫媒传播

D、体液传播

E、垂直传播

24、间日疟发作的间歇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25、关于重型疟疾说法错误的是

A、可并发ARDS

B、可有血红蛋白尿症

C、可发生休克

D、可有急性肾衰竭

E、可有高糖血症

26、能引起严重贫血的疟疾是

A、间日疟

B、三日疟

C、卵形疟

D、恶性疟

E、输血后疟疾

27、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

A、牛

B、鸡

C、蚊子

D、老鼠

E、人

28、疟疾预防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

A、根治现症疟疾患者

B、根治带疟原虫者

C、高疟区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预防性服药

D、灭蚊

E、疫苗注射

29、下列药物中一般不用于治疗疟疾的是

A、奎宁

B、氯喹

C、甲氟喹

D、青蒿素

E、甲氧西林

30、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虫媒传播

D、体液传播

E、垂直传播

31、伤寒初期患者确诊依据是

A、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

B、便培养伤寒杆菌生长

C、肥达反应O抗体1:80(+),H抗体1:(+)

D、尿培养伤寒杆菌生长

E、胆汁培养伤寒杆菌生长

32、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33、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日常生活接触

B、蚊蝇传播

C、食物污染

D、空气污染

E、水源污染

34、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恙虫病立克次体

B、伤寒杆菌

C、莫氏立克次体

D、副伤寒杆菌

E、普氏立克次体

35、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发热、中*症状、白细胞减少

B、血培养阳性

C、粪便培养阳性

D、胆汁培养阳性

E、肥达反应阳性

36、伤寒最具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在

A、肝、胆囊

B、肠系膜淋巴结

C、结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E、乙状结肠

37、对曾应用环丙沙星短期治疗疑诊伤寒的患者,用哪种培养为优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胆汁培养

38、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类

C、氟喹诺酮类

D、复方磺胺甲恶唑

E、阿莫西林

39、伤寒后期诊断主要靠

A、血培养

B、血涂片

C、骨髓培养

D、抗体检测

E、CEA

40、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引起出血的机制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

A、血小板数目减少

B、肝素类物质减少

C、血管壁损伤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DIC导致的凝血机制异常

41、流行性出血热病*是

A、与丙型肝炎病*一样

B、汉坦病*属,为单股负链RNA病*

C、一种DNA病*

D、单股正链RNA病*

E、与艾滋病*(HIV)相同属反转录病*科

42、临床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低血钾的监测有很多方法,下列一组中哪一项是错的

A、心电图

B、胸透

C、血钾

D、入量

E、尿量

43、诊断明确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其发热期尿的常规检查中特征性的变化是

A、大量白细胞

B、大量盐类

C、大量管型

D、大量蛋白

E、大量凝血块

44、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一项是错的

A、稳定内环境

B、高蛋白饮食

C、促进利尿

D、导泻和放血

E、透析

4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主征

A、发烧,休克,少尿

B、出血,休克,肾损害

C、发烧,出血,肾损害

D、发烧,出血,“三痛”

E、休克,少尿,“三痛”

46、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

A、野生鼠类

B、猪

C、病*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二、A2

1、男性,35岁。有吸*史8年,近2月余发现颈部、腹股沟多个肿物,无发热。近年渐出现消瘦,体重下降明显。查体:T37.2℃,R30次/分,BP/65mmHg,无皮疹,皮肤无*染,颈部、腋下、腹股沟可扪及多个1cm×1cm至1cm×1.5cm淋巴结肿大,血常规:WBC5×/L,N70%,L30%,CD4值低,CD4/CD8比例倒置,首先需考虑哪种疾病的可能

A、艾滋病

B、淋巴结炎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淋巴结结核

E、以上疾病均有可能

2、男,32岁。腹泻3个月,大便每日7~10次,稀便,无脓血及黏液。有吸*史2年。查体:T37.5度,消瘦,神志清楚,肛门周围可见疱疹。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偶见白细胞。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抗单纯疱疹病*IgM

B、抗EBVIgM

C、结核抗体

D、抗CMVIgM

E、抗HIV

3、36岁女性患者反复出现口舌灼痛1年就诊。查体:双侧腋下各有一个约1.5cm淋巴结,无压痛,移动性好,舌体可见毛状黏膜白斑,不易拭去,心肺腹部查体无异常。行胸片检查提示浸润性肺结核,口腔分泌物找到真菌菌丝及孢子,8年前曾因分娩后大出血有输血史。该患者应高度怀疑哪种疾病

A、咽部肿瘤

B、肺肿瘤

C、艾滋病

D、淋巴瘤

E、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

4、患者男性,58岁。肝硬化病史8年。畏寒发热、腹痛2天。目前体温38.5℃,全腹压痛,腹部明显膨隆,尿量ml/d。4天前曾进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现考虑腹膜炎的可能。以下体征对目前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B、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

C、脾大

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E、蜘蛛痣及肝掌

5、男性,患者,68岁。25年前曾诊断为“肝炎”。当时有*疸、疲乏、纳差等表现。近2月来纳差、消瘦,肝区疼痛明显。查体:轻度*疸,面部有蜘蛛痣,腹软,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质硬,压痛明显;脾肋下3cm;无明显压痛。诊断性穿刺腹水呈血色。临床上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硬化

B、慢性肝炎

C、原发性肝癌

D、继发性肝癌

E、结核性腹膜炎

6、男,48岁。8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血清球蛋白升高。查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腹膨隆,肝右肋下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阳性。电子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肝功ALTU/L,T-Bilμmol/L,HBV标志物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对此病例的诊断应为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B、急性*疸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胆道感染

7、青年患者,因二尖瓣狭窄做了手术,术前肝功能正常,HBsAg(-),术中输血ml,40天后肝功能ALTU/L,ASTU/L,TBIL18μmol/L,ALT及AST增高的原因可能为

A、肝衰竭

B、急性乙型病*性肝炎

C、急性丙型病*性肝炎

D、手术损伤

E、急性戊型病*性肝炎

8、慢性乙肝患者,化验乙肝五项指标,HBsAg(+),抗HBc(+),HBeAg(+),ALTU/L,其意义

A、病*有复制,肝脏有损伤

B、病*无复制,无传染性

C、有传染性

D、肝脏有损伤,无传染性

E、病*有复制,有传染性,肝脏有损害

9、某患者,诊为慢性重型肝炎伴腹腔积液,2天以来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腔积液量增加,患者最可能并发

A、肠道感染

B、自发性腹膜炎

C、胆道感染

D、阑尾炎

E、门静脉炎

10、男孩,2岁。高热1天,抽搐3次,于7月24日入院。查体:T40.5℃,BP60/30mmHg,P次/分,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双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规则,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中*性菌痢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脑型疟疾

E、结核性脑膜炎

11、患者女性,15岁,因发热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2天,于8月15日来诊。家中住平房,蚊子多,周围有类似患者。查体:T39.8℃,P次/分,BP/90mmHg,意识不清,皮肤无皮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Kernig征及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5×/L,N0.75,CSF检查:压力mmH2O,外观清亮,有核细胞数×/L,单核0.9,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12、7月初,6岁小儿突发高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初步诊为乙脑,首先要和哪种疾病鉴别

A、中*性菌痢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散发性脑炎

D、感染中*性脑病

E、结核性脑膜炎

13、女,20岁,8月中旬以“发热、腹泻3天,抽搐、意识不清4小时”为主诉入院。查体:BP90/60mmHg,P90次/分,T39.5℃,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不等大,颈强,心肺未见异常。化验末梢血WBC20×/L,N85%,L15%。该患儿应立即给予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甘露醇

B、多巴胺

C、头孢菌素

D、糖皮质激素

E、灌肠

14、女,31岁,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反复发作半个月,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5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8×/L,N0.68,L0.32,Hbg/L,血培养(-)。患者同年8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伤寒

B、疟疾

C、败血症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15、女,25岁。间断发热5天,于8月底来诊。6天前由前方到京,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服退热药后热退,2天后再次高热,持续数小时,大汗后退热,伴乏力,精神差。实验室检查:血WBC6.5×/l,淋巴细胞0.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败血症

D、伤寒

E、疟疾

16、男,46岁。典型发热2周,伴寒战、大汗,于9月10日就诊。发病前10天曾去泰国旅游,有蚊虫叮咬史。查体:T40.5度,P次/分,R23次/分,BP/8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血常规:Hb98g/l,RBC2.4×/l,WBC8.5×/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斑疹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流行性感冒

17、男性,78岁,既往患冠心病30余年。因寒热,大汗,医院诊断疟疾,下列哪种药慎用

A、氯喹

B、奎宁

C、伯氨喹啉

D、磺胺类

E、青霉素

18、男性,29岁。持续发热2周,食欲减退,腹胀,尿少、色*。查体:巩膜轻度*染,肺有少许湿啰音,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血常规:WBC2.8×/l,N40%,L60%。ALTU/L,TBiL34.2μmol/l,HBsAg(-)。肥达反应:O抗体1:80,H抗体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副伤寒

B、伤寒合并肝损害

C、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D、病*性肝炎

E、钩体病

19、男性,20岁农民,4天前突然发冷、发热,最高体温达39℃以上,伴头痛,查T39℃,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肝脾大,外斐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出血热抗体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

A、流行性出血热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恙虫病

20、男性,30岁,4天前突然高热达39℃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初步诊断为地方性斑疹伤寒,应首选何药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磺胺类

D、四环素

E、喹诺酮

21、女孩,7岁,因畏寒、发热8天,伴纳差、腹胀、腹痛,大便每天1~2次,略稀,医院用青霉素治疗热不退转来。体检:体温39.2℃,神志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舌苔厚,心肺无异常,腹略胀,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质软,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关于伤寒,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弛张热,脾肿大,玫瑰疹,间歇脉,白细胞降低

B、稽留热,脾肿大,玫瑰疹,奇脉,白细胞升高

C、持续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减低

D、持续发热,脾肿大,瘀点,重脉,白细胞计数降低

E、不规则发热,脾肿大,瘀点、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升高

22、某患者,确诊为伤寒,该病人治疗后症状消失,病后4个月大便仍排菌。健康带菌者体内伤寒杆菌隐藏最多的器官是

A、骨髓

B、胆囊

C、肝脏

D、脾

E、肠道淋巴结

23、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咽痛、头痛伴腰痛5天、皮疹2天就诊。体温波动在38~39.5℃之间。曾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近2天发现皮肤有出血点瘀点。入院体检:T37.8℃,R30次/分,BP80/55mmHg。面部潮红,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有出血点,腋下和胸背部、腹股沟皮肤见出血点、瘀点;颈部可触及一花生粒大小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常规WBC11×/L,中性0.87,血小板65×/L,尿常规:蛋白(++),余无异常。24小时尿量ml,考虑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该临床表现属哪一阶段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24、患者,男性,30岁。因发热、咽痛、头痛伴腰痛6天而入院。体温在38.5~39.5℃之间,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今发现皮肤有出血点及瘀点。查体:T39.5℃,R30次/分,BP80/55mmHg。面部潮红,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有出血点,腋下和胸背部、腹股沟皮肤可见出血点、瘀点;颈部可触及一花生粒大小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常规WBC12×/L,中性0.90,血小板65×/L,尿常规:蛋白(++),余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急性肾小球肾炎

25、患者,男性,35岁,农民。因发热,咳嗽、头痛、腰痛5天而入院。体温波动于39~40℃之间。曾经抗菌药物治疗。入院查体:T39.5℃,R24次/分,BP93/65mmHg。面部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有网状充血和出血点,腋下和胸背部皮肤可见出血点。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常规:WBC11.5×/L,中性85%,血小板70×/L,尿常规:蛋白(++),余无异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支气管炎

C、急性肾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

26、患者女性,32岁,农民。7月在水利工地上突起发热,T39.5℃,伴头痛,腰痛,眼眶痛。起病5天后就诊时体温已下降,血压92/63mmHg,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就诊前一日24小时尿量ml,对该患者治疗原则不包括

A、早发现

B、早诊断

C、早治疗

D、加强锻炼

E、少搬动

三、A3/A4

1、患者男,49岁。30年前因输血感染丙肝,近半年出现食欲减低,乏力,右上腹胀痛,各项指标均未达到失代偿期。

1、此时如果抗病*治疗,不能采用下列治疗方案中的

A、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

B、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C、单用普通干扰素

D、单用利巴韦林

E、复合普通干扰素

2、如果该患者处于肝功能失代偿期,可行下列方案中的

A、肝移植

B、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C、单用普通干扰素

D、单用利巴韦林

E、复合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2、患者男性,62岁,间断发热半月,尿*伴乏力、食欲缺乏1周,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无肝病史,病前无饮酒、服药史,病前3周曾去外地旅游。查体:意识清楚,皮肤巩膜明显*染,肝肋下2cm,脾肋下刚触及,腹水征(-),实验室检查:ALT0U/L,TBil80μmol/L。

1、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丙型肝炎

B、急性丁型肝炎

C、急性庚型肝炎

D、急性乙型肝炎

E、急性戊型肝炎

2、正确的处理不包括

A、卧床休息

B、药物对症治疗

C、补充维生素

D、清淡饮食

E、抗病*治疗

3、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9.6度,P次/分,R20次/分,BP/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mmH2O,WBC×/L,氯化物mmol/l。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隐球菌性脑膜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流行性乙型脑炎

2、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脑脊液培养

B、结核菌素试验

C、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D、血培养

E、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4、患儿,5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直(+),克氏征(++),WBC15.2×/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L,中性粒细胞80%。

1、该患者哪种诊断的可能性最大

A、中*性菌痢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化脓性脑膜炎

2、该患儿住院二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整,此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

A、脱水剂

B、呼吸兴奋剂

C、地塞米松

D、热退剂

E、镇静剂

5、男性,50岁,郊区农民。7月21日入院,主诉:发热伴头痛6天,神志不清、烦躁不安3天。病来大便1~2次/日,便中可见黏液,未见脓血。查体:神志不清,压眼眶有反应,颈强(+),克氏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稍亢进。血常规:WBC14×/L,N80%,L15%,异型淋巴细胞5%。CSF:细胞数×/L,N38%,L62%,糖3.5mmol/L,氯化物mmol/L,蛋白定量0.5g/L。涂片检菌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体凝溶试验1:。

1、该患者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脑型疟疾

B、中*性菌痢

C、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2、入院后该患者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该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A、昏迷

B、脑缺乏氧

C、高热

D、呼吸肌麻痹

E、脑实质病变

3、对于上述情况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B、多巴胺静脉滴注

C、甘露醇静脉滴注

D、5%葡萄糖静脉滴注

E、维生素E静脉滴注

6、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L。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疟疾

D、中*型菌痢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涂片找疟原虫

B、血培养

C、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

D、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E、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7、男孩,7岁,因发热3天,头痛,喷射性呕吐4次,神萎,嗜睡,5年8月就诊。体检:体温39.8℃,神志清,神萎,入睡状,咽充血,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软,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亢进,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

1、该病儿询问病史的要点是

A、当地有无洪水、居住环境及周围有无鼠类

B、居住环境有无蚊虫及乙型脑炎疫苗接触史

C、有无皮肤感染,如疖、脓疱疮等

D、有无不洁饮食史或腹泻病人接触史

E、当地有无疟疾流行

2、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中*性细菌性痢疾

D、病*性脑炎

E、脑性疟疾

3、为明确诊断应做的首要检查

A、脑脊液检查

B、血培养

C、血常规

D、大便常规及培养

E、血涂片找疟原虫

8、男性,30岁,2周前曾去南方出差,2天前突然寒战高烧,体温最高达39.5℃,4小时后大汗淋漓,热退

1、临床有典型的疟疾症状发作

A、当疟原虫在有肝细胞与红细胞内增殖时

B、红细胞破坏,大量裂殖子,疟色素与代谢产物释放入血

C、一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增殖后再释放入血

D、一部分裂殖子侵入肝细胞内进行红细胞外期生活

E、裂殖子经几代增殖后,一部分发育成雌或雄配子体

2、为确定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血常规

B、血液涂片查便原虫

C、骨髓象检查

D、疟原虫抗体检查

E、血细菌培养

3、该患应首先考虑为

A、上呼吸道感染

B、肺结核

C、疟疾

D、败血症

E、以上均不是

9、男,30岁,发热10天,体温高达39.6℃,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曾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脉搏64次/分,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血白细胞计数3.2×/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33%,胸片未见异常。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瘤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伤寒

E、败血症

2、对上述病例,首选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B、利福平

C、喹诺酮类药物

D、头孢菌素类药物

E、磺胺类药物

10、男性,27岁,农民。11月23日以“发热、头痛、腰痛2天”入院,自行口服“感冒药”无好转。查体:醉酒貌,腋下可见条痕状出血点,上腹部压痛。

1、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

A、犬

B、黑线姬鼠

C、螨类

D、东方田鼠

E、黑家鼠

2、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

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B、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C、中小动脉的局灶性坏死性全层血管炎

D、皮肤细小血管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血管炎病

E、微血栓形成

11、30岁农民,男性。2周前收割时被鼠咬伤,3天前出现发热、头痛、腰痛,最高体温39.0℃,伴恶心、呕吐,1天前出现头晕、冷汗。查体: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测不到,背部及腋下可见搔抓样出血点。

1、下列疾病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登革热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急性胃肠炎

2、该患者病程中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大出血

B、内*素

C、血浆外渗

D、继发感染

E、电解质紊乱

12、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L,异型淋巴10%,PLT48×/L。

1、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

2、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13、患者30岁,11月中旬发病,发烧,全身痛,尿少,入院时发病5天,查体可见面部充血,结膜出血,皮下可见瘀点、瘀斑,经化验检查,最后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1、其出血原因中哪项错误

A、血管损伤

B、血小板减少

C、肝素物质增多

D、DIC

E、以上都不是

2、此后的化验检查中有一项是多余的,应是

A、肾功能

B、离子

C、CO2CP

D、血小板

E、尿酮

3、哪一脏器的出血危害性最大

A、脑

B、肺

C、肠

D、肾

E、心房

详细参考答案

一、A1

1、

C

gp是HIV最外层类脂包括内嵌有的外膜糖蛋白,它可与第一受体(CD4分子)结合。

2、

A

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此期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HIV抗体阳性,HIVRNA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期具有传染性。

3、

C

叠氮脱氧胸苷,是属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年通过美国FDA审核。

4、

B

选B。选项B前驱期不是艾滋病4个临床分期的内容。

1期:急性期

2期:无症状期

3期:艾滋病期

艾滋病第3期包括以下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2、神经系统症状3、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4、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5、免疫缺陷并发其他疾病。

5、

E

艾滋病没有顽固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所以E项是错的。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所以,艾滋病是体质性疾病。

6、

E

肺孢子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病原体,由其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各国及各地区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不一。肺孢子虫常与HIV合并感染,也是造成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艾滋病成人患者感染率为59%,儿童患者为81%,是艾滋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7、

A

HIV侵入人体后,可直接侵犯并毁损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单核-巨细胞或间接作用于B细胞和NK细胞等,使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8、

B

抗HBs是一种保性抗体,对乙肝病*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抗HBe和抗HBc虽然也是抗体但不具有保护作用,DNA聚合酶和抗核抗体与乙肝无关。

9、

B

血清中检出HBV-DNA和HBeAg,说明病*在复制,而HBV-DNA为最敏感最直接的HBV复制的可靠指标。近年用来多聚酶链反应(PCR)这一体外DNA扩增技术,使灵敏度提高倍以上(10fg/ml),可测出极微量的病*。

10、

E

HBeAg位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是HBV复制的重要指标,HBV-DNA是HBV复制的最直接的指标。

11、

D

乙肝病*相关性肾炎诊断标准:①血清乙肝病*抗原阳性;②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③肾切片上找到乙肝病*抗原。其中肾切片上找到乙肝病*抗原为最基本条件,缺此不能诊断。

12、

D

教材中述:一般认为戊型肝炎无慢性化过程也无慢性携带状态。但有3%-10%可有病程超过6个月的延迁现象。

13、

C

由于极少有游离的HBcAg,使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不能直接检出HBcAg。

14、

A

血清ALT是肝炎病*感染的一项非特异指标,许多ALT升高者也并不是全部为肝炎病*感染者。

15、

C

表面抗原(HBsAg)感染后首先在血中出现。表面抗体(抗-HBs)于恢复期出现。e抗体(抗-HBe)阳性表示复制减少和传染性降低。e抗体(抗-HBe)为感染过的标志。e抗原(HBeAg)表示病*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16、

E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急性肝衰竭。以前无肝炎病史,患急性*疸型肝炎后14天内出现*疸急剧加深、消化道症状明显加重、肝脏迅速缩小、出血倾向严重,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即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凝血酶原活动(PTA)<40%者。

17、

D

干扰素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和1型糖尿病等,停药可减轻。

18、

A

高蛋白饮食会使氨的产生增多,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

19、

E

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患者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关键在于立刻阻断乙肝进展,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特异性针对乙肝病*的抗体,故选E,而B是已经感染上乙肝,而且乙肝在体内复制的治疗药物。

20、

B

乳果糖使肠道呈酸性,使肠道细菌产氨减少,从而减少氨的吸收。

21、

B

目前无特效抗病*药物,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是基本措施,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本病的三大危重症状,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22、

D

发热程度、热程长短、有无呼吸衰竭及抽搐、意识障碍程度都与乙脑的病情轻重有关。

23、

C

蚊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24、

D

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发作间歇期多是24~48小时;间日疟为48小时。

25、

E

重型疟疾可有低糖血症,应用奎宁或奎尼丁、妊娠常是引起低血糖的诱因。

26、

D

恶性疟可是所有年龄段的红细胞受累,短时间内可使大量红细胞破裂,而引起严重贫血。

27、

E

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有两个宿主,蚊为终末宿主,人为中间宿主。

28、

E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疟疾患者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

29、

E

30、

C

31、

A

伤寒患者的血培养和骨髓培养在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尿培养及粪便培养在初期多为阴性。胆汁培养有助于带菌者的诊断。

32、

C

血培养在伤寒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尿培养及便培养在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率最高。

33、

E

水源污染是伤寒的重要传播途径,并常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34、

C

莫氏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35、

B

在伤寒的诊断描述中,有这样一句内容: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价值。故考虑为B。

如果两项均有,我们就得考虑题干是不是有什么限定,比如说:经济,方便,简单,这类的词语,综合考虑,再选出答案。

36、

D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伤寒杆菌侵入回肠集合淋巴结的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形成初发病灶,后引起二次菌血症进一步感染。

37、

B

骨髓培养对于用过抗生素的伤寒来说是确诊的依据,此题中患者已经用过环丙沙星治疗,所以此题应该选用骨髓培养。

38、

C

氟喹诺酮类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临床疗效较满意,为首选药物。

39、

C

40、

B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由多种因素,包括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功能异常等,肝素类物质的增加可促进出血的发生。

41、

B

汉坦病*属于布尼亚病*科的布尼亚病*属,单股负链RNA病*。

42、

B

低钾血症主要引起心脏、肾以及代谢的异常,通过胸透没有诊断的意义。其它选项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血钾的浓度或代谢情况。但胸透和血钾是没有任何的关系。

43、

D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多在2~3病日尿中即开始出现蛋白,并发展迅速,可在1天内由“+”突然增至“+++”或“++++”。少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故必须强调多次查尿、有助于诊断。

44、

B

少尿期,肾功能障碍,予高蛋白饮食会加重氮质血症,故本题选B。

45、

C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三大主征(典型病例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五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为主要特征。

46、

A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及猪。

二、A2

1、

A

有吸*史属HIV感染高危人群,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CD4值低,CD4/CD8比例倒置,故考虑艾滋病的可能。

2、

E

吸*者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患者长期腹泻,低热,消瘦,肛门周围可见疱疹,应考虑艾滋病,为明确诊断,应首选抗HIV抗体检测,答案为E。

3、

C

本患者表现难以用某部位的疾病解释,表现是多部位的感染,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的不全,患者年龄36岁,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可能性小,加之有输血史,因此应高度怀疑艾滋病。

4、

D

患肝硬化8年,4天前有抽取腹水操作史,畏寒发热腹痛2天,考虑为感染所致,全腹痛,腹部明显膨隆,考虑腹膜炎可能,腹膜炎会出现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5、

C

68岁男性,有肝炎病史25年,近2月来纳差、消瘦,肝区疼痛明显,有蜘蛛痣,腹膨隆,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需考虑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患者肝大,腹水呈血色,支持肝癌诊断。

6、

A

48岁男性,8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血清球蛋白升高,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腹膨隆,肝右肋下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有脾大、腹水、肝功异常,符合肝硬化表现;HBV标志物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感染。因此考虑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7、

C

因输血感染的肝炎丙肝居多。

8、

E

1、HBsAg:阳性反映现正症HB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2、HBeAg:HBeAg的存在表示病*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3、抗HBe:抗HBe阳转后病*多处于静止状态。长期抗HBe阳性并不代表病*复制停止或无传染性。

4、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

5、HBVDNA:是病*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ALTU/L,升高,提示肝损害。

9、

B

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腔积液量增加,为腹膜炎的表现,所以,最可能的是自发性腹膜炎。

10、

B

患者发病季节为夏季,出现发热、抽搐,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考虑可能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中*性菌痢。但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进展相对缓慢,循环衰竭少见,因此首先考虑为中*性菌痢。

11、

D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为夏秋季发病,蚊子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无瘀点、瘀斑。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多在(50~)×/L,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12、

A

此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患者为乙脑。需要与中*性痢疾做鉴别。因乙脑发生在夏秋季且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故需与该季节发病较多的中*性菌痢鉴别。后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于发病24h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此时,临床上尚未出现腹泻及脓血便等肠道症状易与乙脑相混淆。但乙脑患者一般无上述迅猛发生的凶险症状而中*性菌痢一般不出现,脑膜刺激征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如获得脓血样便可作镜检和细菌培养以确诊。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中*性菌痢脑脊液多无变化。

13、

A

患儿夏季发病,发热,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考虑乙脑,双侧瞳孔不等大,抽搐,意识不清,出现脑疝,应给予脱水剂。

14、

B

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规律性发作为疟疾的典型表现。

15、

E

患者病前到过疟疾流行区,突发寒战——高热——大汗——2天后再次高热,应诊断为疟疾。

16、

A

患者发病前到过疟疾流行区泰国,有蚊虫叮咬史。2周来间断发热,大汗,贫血,脾肿大,应诊断为疟疾。

17、

A

近年来对氯喹有报告发生神经肌肉病变及心肌病变,从而引起心血管性虚脱、抽搐、心脏停搏及呼吸停止。应用大剂量氯喹时,心电图可见有T波改变及QT间期延长,但不一定都有临床重要性;有时还出现QRs变宽、传导障碍或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停搏。该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故要慎用此药。

18、

B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肥达反应结果,以及白细胞降低等,可判断为伤寒。肝功异常因HBsAg阴性基本除外了病*性肝炎,考虑为伤寒合并肝损害。

19、

B

出血热抗体试验阴性排除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除了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外,应该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与题干不符合,排除,而外斐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支持地方性斑疹伤寒。

20、

D

在没有药敏结果之前,伤寒的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使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儿童和孕妇伤寒患者宜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立克次体。治疗首选多西环素(属四环素类),可加用甲氧苄啶。成人也可选用喹诺酮。患者对多西环素反应较佳,病情很快好转。

21、

C

典型伤寒临床特征有持续性发热、玫瑰疹、脾大、腹部胀气、特殊中*症状、白细胞减少等;副伤寒全身中*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22、

B

病程第2~3周,细菌继续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脏器,在胆囊、胆管内大量繁殖,常见肝脾大、玫瑰疹等。

恢复期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增强,在血液及脏器中的细菌逐渐被清除,肠壁溃疡趋愈合,疾病最终获得痊愈。少部分患者胆囊内细菌继续繁殖成为慢性带菌者,还有少数病例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潜伏在体内的细菌可再度繁殖,并侵入血流引起复发。

23、

B

低血压休克期多数患者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该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低血压休克期的表现。

24、

C

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要特征,有全身中*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害(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肾损害(蛋白尿)等典型发热期特征,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25、

D

有流行病学资料;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要特征;有全身中*症状(头痛、腰痛)、毛细血管损害(颜面、胸部潮红)、肾损害(蛋白尿)等表现,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26、

D

患者现在三痛,出血,发热,并且在工地上,应该考虑是出血热,尿量24小时,ml,应该是少尿期,少尿期是禁止活动,所以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三、A3/A4

1、

D

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下列方案: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于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可单用普通干扰素,复合普通干扰素或PEG-IFN。

A

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多难以耐受IFNa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可行肝移植术。

2、

E

近期出现持续数日以上的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和肝区疼痛等症状,肝肿大和压痛等体征,ALT升高,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可诊断为急性病*性肝炎。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急性*疸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多见于输血后,急性戊肝在水源性大流行中,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主要发生于幼儿期。病前3周曾去外地旅游,很可能有疫源地感染,故综合分析来看急性戊型肝炎的可能性最大。

E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特点首先考虑为急性戊型肝炎。戊肝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多累及成年人,发病迅速,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特点,急性肝炎一般有自限性,其治疗主要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不需要抗病*治疗。

3、

E

本例高热,神志不清,颈抵抗,Babinski征,脑脊液改变典型,故应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C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可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

4、

D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引起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经蚊虫叮咬传播,多为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症状可判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故答案选D。

A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高热采用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惊厥或抽搐时以脱水为主。呼吸衰竭由脑水肿引起者用脱水剂。

5、

E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患者于7月21日入院正值夏天,症状和体征与乙脑相符,因此选择乙脑。

E

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是脑疝呼吸衰竭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脑实质损伤。

C

对于脑疝的治疗首选甘露醇快速静滴以降低颅内压。

6、

B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无瘀点、瘀斑。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多在(50~)×/L,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D

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特异性IgM抗体检测。IgM是早期抗体。

7、

B

患儿夏季入院,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病理征阳性,有明显季节区域,高度怀疑是乙脑。所以需要询问居住环境蚊虫及乙型脑炎疫苗接触史。

A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有严格季节性,多于7、8、9月份发病。患儿夏季入院,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病理征阳性,有明显季节区域,高度怀疑是乙脑。中*型细菌性菌痢,往往之前会有不洁饮食。

A

若1个月内未接种乙脑疫苗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阳性,或特异性IgG阳转或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高,或脑脊液/血清/脑组织分离乙脑病*阳性可确定诊断。

8、

B

红细胞破坏,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及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疟疾发作。

B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C

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9、

D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伤寒,故选D。

C

伤寒的治疗以喹诺酮类为首选,故选C。

10、

B

考虑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人病程中有发热期(全身中*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

(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我国发现53种动物携带本病病*,主要是是啮齿类如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转播途径有5种,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A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汉坦病*直接作用和继发免疫损伤导致的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11、

B

该患者有鼠类接触史,发热、中*症状在先,而后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的表现,查体可见背部及腋下有搔抓样出血点,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小血管病变,结合上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首先考虑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血压变化不显著;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多有疫水接触史。

C

该患者为原发性休克,其主要机制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内*素是感染性休克主要致病因素;继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继发性休克的诱发因素。

12、

C

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区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衰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升高,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符合流行性出血热,故选C。

A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预防休克、出血和肾衰竭。该患者出现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低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故应以扩容为主,故选A。

13、

E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原因导致。以上均是。此题选错误的,所以选E。

E

CO2CP的意义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协助判断酸碱平衡。尿酮是糖尿病人检测是否有酮症的,一般不用于出血热病人的检查。

A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这种出血是弥撒性的出血,多部位的出血,脑内有人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如果出血压迫,会引起猝死,故A危害最大。

四、B

1、

D

甲型病*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A

乙型病*性肝炎主要是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A

丙型病*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HCV)感染引起的病*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等传播。

D

戊型肝炎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

2、

D

B

喹诺酮类为伤寒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尚未发现耐药株出现,因此钩体病的治疗首选青霉素。

3、

C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日,长者可达10余日,一般为2~5日。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症、酸中*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病人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多数病人此期由于DIC、血小板功能障碍或肝素类物质增加而出血现象加重,表现为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血咯血、血尿或阴道出血。少数病人出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

D

多尿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钠、低钾症状。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您的肾脏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