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各位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常见的冬季传染病有哪些?1.水痘
2.流感(流行性感冒)
3.手足口病
4.流行性腮腺炎
5.疱疹性咽颊炎
6.诺如病*
7.猩红热
什么是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病*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自愈,但有时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更多见,传染性很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幼儿园和小学期间的孩子最易发。
如何判断孩子得了水痘?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发病急,前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
水痘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以发际、胸背躯干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水痘发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
各个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天,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防控措施
1.一般措施
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中的地方。要注意室内通风,加强防范。日常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针对性措施
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水痘病人,应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为止。无并发症者可在家隔离,此前不得入托或入学;亦不应出门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并防止其与人接触。
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
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病*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与传播:
冬天及春寒料峭的时候,最要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时散播到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流感病*污染的物品等呼吸道进行传播,在幼儿园里传染概率不小。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流行性感冒一般起病很急,全身症状重,可见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39℃至40℃,还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明显疲乏等症状,而流涕、咳嗽等卡他症状相对轻。严重者可以出现肺炎、呼吸困难、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与护理:
A.注意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隔离至退热和症状消失后2天;
C.增强体质,早起早睡,保证休息质量;
D.接种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小儿最易感染。
症状与传播:
手足口病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传播。
预防与护理:A.隔离患儿两周;B.对患儿的鼻涕、粪便等物作消*处理,注意开窗通风;C.忌食上火的食品如薯片、炸鸡等,饮食以清淡为佳,口痛的孩子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呼吸道传染病,引起本病的病*是腮腺炎病*,主要侵犯腮腺,同时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全身所有的器官。
症状与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节是高峰,可以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本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愈后将获得持久免疫力。
感染本病以后,一开始常见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吃不下东西、恶心、呕吐以及全身疼痛等症状。患儿的腮腺会肿大疼痛,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多有发热症状。
预防与护理:
A.隔离至腮腺肿胀消失,至少14天以上;
B.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C.多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流食,忌食上火的食品、发物及冷饮。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颊炎:
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症状与传播:
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预防与护理:A.鼓励患儿多喝水。B.注意口腔护理。C.遇发热,则可物理降温处理;当体温超过38.5℃时,建议口服退热药物降温,以预防高热惊厥。D.隔离至幼儿症状消失后两周,医院开具病愈证明再回幼儿园。
诺如病*诺如病*:
诺如病*,又称诺瓦克病*是人类杯状病*科中诺如病*属的原型代表株。诺如病*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我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引起,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症状与传播:
此病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此外,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
可直接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触摸被诺如病*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传播,接触过诺如病*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诺如病*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家庭诺如病*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指引
一、日常预防措施
(一)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前或如厕后,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
(二)饮水要喝开水,不喝生水;不要进食生冷食物(如刺身、沙拉等),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不吃变质、不洁食物。
(三)住所开窗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使用风扇),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具表面、门把、厕所等用含氯消*液消*、抹洗。
(四)保持居室及环境的卫生,清除苍蝇、蚊子的滋生地。
(五)家庭成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监测。如有腹泻、呕吐等胃肠症状,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勿上班(课)。
二、居家隔离期间的建议
除做好上述日常预防措施外,还须做到:
(一)病人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安排有独立的厕所,注意厕所的清洁、通风。
(二)病人不宜为家人准备和烹饪食物。
(三)被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清洁后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洗手液等清洁和消*双手。
(四)下医院就诊,并采取防护措施:
1、患者如出现频繁呕吐或腹泻,有脱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暗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医院住院治疗。
2、患者如为小孩(小于5岁)、老人(大于65岁)、孕妇、有心脑呼吸系统以及免疫缺陷基础疾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3、看病时要戴口罩,避免四处触摸公共场所表面,回家后及时清洗双手。
(五)病人症状消失,观察72小时后到医疗机构开具健康证明后才可上班(课)。
猩红热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症状与传播:
猩红热多由飞沫通过患儿的玩具、书本、毛巾、衣服等传播,在冬春季节最为流行。
多数高热起病,体温可到39~40℃,伴头痛、咽痛,孩子精神偏弱,比普通感冒发热显得病情重。发热当天或第二天即可出现皮疹,皮疹出现非常快,从耳后,颈部开始,1日内迅速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但皮疹较为特殊,呈”醉酒样“皮疹,即孩子全身皮肤潮红如饮过酒一样,但往往看不到明显的疹子,所以家长常常没有发现孩子出疹。医生体检时发现皮肤潮红,手压皮肤潮红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这就是“猩红热”的皮疹。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很痒。幼儿面部会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预防与护理:
A.隔离至宝宝症状消失后两周,医院开具病愈证明再回幼儿园。B.患儿病后3周内要注意经常查尿和心电图,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炎、心肌炎等合并病症。C.用淡盐水漱口,高热时用退热剂。D.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冬季传染病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要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接种。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温馨提示
1.如果您的孩子一但患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请让孩子居家隔离治疗(一般需要14天左右)。为了全体孩子的健康,不要隐瞒,敬请及时告诉孩子所在班的老师,并听从本班老师及医生对孩子的隔离指导,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不要到园活动,以防交叉感染导致传染病流行。医院相关证明方可上学。
2.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