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幼儿冬季疾病预防小常识
TUhjnbcbe - 2021/4/5 18:56:00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

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

幼儿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里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又该如何预防呢?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去的飞沫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5至9岁的儿童多见,由飞沫传播。常见症状有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40℃),腮腺肿大,有胀痛。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肾炎等。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极强,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4.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亦可见。症状为发热,即而出现皮疹,由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出齐,部分伴有轻微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伴有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病*引起,有自愈性,但传染性极强。易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主要为学龄期儿童及少数青少年,发病较急,以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首发,相继出现斑疹、丘疹、水疱。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呈向心性分布。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通过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传播。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以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伴发热为主要特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一般病程较轻而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

冬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勤锻炼。

2.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3.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净化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

5.生病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戴上口罩,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对他人造成可能的传染。

6.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每年流行季节前按免疫程序及时为幼儿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年11月19日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冬季疾病预防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