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病*的“斗争史”。肝炎就是人类长期面临的最严重健康挑战之一。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给在发现丙型病*肝炎方面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和迈克尔?霍顿。在三位科学家的“接力”下发现丙肝病*,被称为“丙肝猎手”。
阿尔特最早确认一种未知病*会导致“非甲型非乙型”的慢性肝炎,霍顿分离出这种病*的基因组,随后病*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赖斯则证明,丙型肝炎病*自身即可导致慢性肝炎,而不需要其他病原体“助力”。
01什么是丙肝?丙型病*性肝炎(HepatitisC,HC)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呈全世界分布,是由丙型肝炎病*(HC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根据丙型病*性肝炎防治指南(),可分为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
就诊前6个月以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如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不安全注射、纹身等其他明确的血液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确定。
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疽。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慢性丙型肝炎
感染超过6个月,或有6个月以前的流行病学史,或感染日期不明。丙型肝炎抗体及丙肝病*RNA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由于机体异常免疫应答,慢性丙型肝炎可出现肝外临床表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肾小球肾炎、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等等。
慢性丙型肝炎很少发展为肝衰竭,但有部分患者随病情发展,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02丙肝如何传播?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最常见的,如输血、不安全静脉注射和使用血制品等。由于丙型肝炎抗体存在窗口期,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艾滋病病*者,感染丙肝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传播丙肝病*抗体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病*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艾滋病病*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4.其他途径
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的牙科器械、内镜等,另外还有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行为,如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用未经消*的器械纹身、纹眉和穿耳洞等,也会增加感染丙肝的风险。
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03丙肝可防可治吗?目前尚无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可供预防使用,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于丙肝病*RNA阳性的患者,应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筛选献血员;预防经皮肤和黏膜传播;预防性接触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对于丙肝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丙肝抗体,必要时行丙肝病*RNA检查。
4.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我国治疗丙肝的药物已经与国际同步,有干扰素、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等等。丙肝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38(1):9-28.
[2]邹琳,佘会元.丙型肝炎的治疗及进展[J].肝脏,,22(10):-.
[3]唐红.实用慢性肝炎诊治重点[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2.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