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理大学年ldquo预防传染
TUhjnbcbe - 2021/2/14 2:32:00

流行性腮腺炎

epidemicparotitis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并发脑膜脑炎和胰腺炎等。吸入带有腮腺炎病*的飞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源为腮腺炎患者或感染了腮腺炎病*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本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特征,常见于2~15岁儿童。

病因

腮腺炎病*为副黏病*科单链RNA病*,病*呈圆形,直径约~nm,有包膜,仅有一个血清型。该病*对物理化学因素敏感,1%来苏、0.2%福马林等可于2~5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时可保存24h;加热至55~60℃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零下65℃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人是该病*的唯一宿主。本病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流行,但以冬春为主。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1d)

平均18d,无任何症状,此期患儿是重要的传染源。

2.前驱期(1~2d)

多数患儿无症状,部分患儿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无食欲、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状。

3.症状明显期(10~14d)

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无波动感,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红,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但挤压腺体无溢脓。发病1~3d腮腺肿胀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细胞。

2.血清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脑脊液

约50%患者可出现病*性脑膜脑炎的脑脊液改变。

4.病原学

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活疫苗者,血清中检测出腮腺炎病*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与急性期患者,血清(间隔2~4周)腮腺炎病*IgG抗体升高4倍以上;唾液、尿、脑脊液等体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

诊断

1.主要依靠流行病学研究、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肿大等特征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须通过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症状性腮腺肿大

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患者,或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病理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4.其他病*所引起的腮腺炎

B型副流感病*、甲型流感病*、A型柯萨奇病*、单纯疱疹病*、淋巴脉络膜丛脑膜炎病*、巨细胞病*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行病原学诊断。

5.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可引起腮腺肿大,均有反复发作史,且肿大突然消退。单纯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春期男性,系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偿性腮腺肿大,无其他症状。

6.其他病*所致的脑膜脑炎

腮腺炎引起的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个别病例始终无腮腺肿大),难与其他病*所致相鉴别,可借助血清学检查、病*分离及流行病学调查确诊。

治疗

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抗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1.一般处理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隔离,注意休息,通风换气,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本病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对高热、头痛及并发睾丸炎等疾病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睾丸肿痛者可使用丁字带托起。

(2)中药治疗以清热解*、软坚消痛为主,常用普济消*饮加减口服和青黛散调醋局部外敷等。

(3)发病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5~7d。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3~5d。干扰素有抗病*功效。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机构的儿童应检疫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一旦发现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隔离期应从起病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2.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的预防本病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3.主动免疫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腮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2岁以上的儿童可接种腮腺炎疫苗。腮腺炎减*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生后14个月的小儿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免疫途径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

4.药物预防

采用板蓝根30g或金银花9g煎服,1剂/天,连续6天。

5.其他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

(2)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应重视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理大学年ldquo预防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