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
冬天总是三过福建而不入
各种病*病菌却一波一波来袭,防不胜防
这里有一份秋冬季传染病防治手册
快来一起涨知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病*容易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
1.如何灭活病原菌?
该病*不耐热,℃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2.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通过咳嗽、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吸入后可引起疾病。此外,它可以通过被病*污染的手和生活用具间接传播。
人们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种病*的免疫,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同类型和亚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可重复发生。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为主。
3.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症状,但体征较轻,可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咳嗽等局部症状。查体可见结膜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4.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诺如病*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俗称“冬季呕吐病”,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最常见病原体。诺如病*分为5个基因组,可感染人的有GⅠ,GⅡ,GⅣ三组,每组有多个基因亚型。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并引起全球性胃肠炎的流行。诺如病*急性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工厂及社区等场所引起暴发疫情。虽然传染性较强,但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1.如何灭活病原菌?
诺如病*对热、乙醚和酸稳定,耐受普通饮水中3.75~6.25mg/L的氯离子浓度(游离氯0.5~1.0mg/L),但使用10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
2.是如何传播的?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
人群普遍易感,多在冬季暴发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分布在学校、家庭、医院、*队、幼儿园等,多在集体机构以暴发形式出现。
3.有哪些常见症状?
诺如病*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诺如病*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4.该如何预防?
诺如病*目前没有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洗手。需要注意的是,消*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液不能代替洗手。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最常用的是含氯消*剂。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诺如病*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病*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感染最常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1.如何灭活病原菌?
病*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对多种氧化剂(1%高锰酸钾、1%过氧化氢、含氯消*剂等)、甲醛和碘酒等也都比较敏感,病*会很快灭活。病*在50℃时可被迅速灭活,在4℃时可存活1年,-20℃时可长期保存。
2.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散发期间,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中,接触到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均可能引起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
(1)饮用或食用被病*污染的水或食物;
(2)与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通过他们咳嗽、打喷嚏排出的飞沫而引起感染;
(3)儿童接触到被病*污染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可引起感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3.有哪些常见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发病期主要以手、足、臀皮疹及口痛为特征。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4.该如何预防?
(1)搞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经常清洁和消*(含氯消*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71型(EV71)的单价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有时病*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1.如何灭活病原菌?
病*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热和酸,不能在痂皮中存活,能被乙醚等消*剂灭活。
2.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在托幼机构易引起暴发。
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1-10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获得来自母体体内的抗体而具有暂时免疫力;成人也可得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3.有哪些常见症状?
典型水痘可分为两期: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在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的同时已有皮疹出现。年长儿童和成人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疱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疹是分批出现,故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4.该如何预防?
(1)水痘病人应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
(2)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如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除的分泌物。
(3)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根据自愿自费知情原则注射水痘疫苗。
(4)注意锻炼、营养和休息,增强抗病能力。
(5)水痘流行期间,应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感染源。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广泛使用疫苗后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发麻疹病水平均已大幅下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要消除的传染病。
1.如何灭活病原菌?
病*抵抗力较弱,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剂敏感,56℃30分钟能使其灭活。但对寒冷及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室温下可存活数天,-70℃可存活数年。
2.是怎样传染给人的?
麻疹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出疹当日为第0天)都具有传染性。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以飞沫形式传染易感者。麻疹的传染性较强,未患过麻疹而又未接种疫苗的无免疫力的人群接触病*后90%以上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3.有哪些常见症状?
感染麻疹病*之后,有1-3周的潜伏期,前驱期主要出现发热、咳嗽、流泪、眼结膜充血、畏光等卡他症状,90%以上患者可出现口腔粘膜斑;发热三四天后会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从耳后、发际,然后到前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遍及全身,最后达手掌和足底。皮疹持续1周左右消退,会留有色素沉着,并有脱屑。无并发症的病程一般为10-14天,可并发肺炎、脑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可危及生命。
4.该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在8月龄、18~24月龄各免费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未感染过麻疹、且既往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至少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4)麻疹患者应隔离治疗,谢绝非必要的探访,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无免疫力的人群;彻底清洁麻疹患儿用过的玩具、衣物和家具等。
(5)在流行期间,易医院等公共场所,必要去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性皮肤斑丘疹。儿童患病时通常病情轻微,30%~50%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忽视,成为潜在传染源。孕妇感染风疹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1.如何灭活病原菌?
风疹病*对紫外线敏感,脂溶剂乙醚、氯仿可灭活风疹病*。pH〈3.0可将其灭活。病*不耐热,56℃30分钟,37℃1.5小时均可将其杀死,对寒冷和干燥环境有一定的耐受力。
2.是怎样传染给人的?
风疹患者、无症状带病*者及先天性风疹患者为本病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患者粪便及尿液污染的衣物、生活用品等发生感染,亦可通过胎盘及母乳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风疹好发于儿童,冬春季是发病高峰,托幼机构或中小学校等人口集中场所易引起暴发流行。
3.有哪些常见症状?
早期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是其特征性表现。一般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可并发关节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50%的感染者不出现皮疹或是亚临床的,称为隐性感染。
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可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畸形。以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等为典型特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心肌炎和青光眼等统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CRS患儿体重低,行为及运动能力低下,有些畸形出生时已很明显,但耳聋、智力低下、运动失常等在1岁或几岁之后才被发现。
4.该如何预防?
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是最有效预防风疹的措施。儿童免费在8月龄接种1剂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风疹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疹后5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1天;孕妇密切接触者应进行血清学检测感染指标。
(2)勤晒被褥和衣物,开窗通风;
(3)风疹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医院;必要去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4)保护孕妇,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和各种腺体组织,引起儿童脑膜炎、脑膜脑炎,青春期后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1.如何灭活病原菌?
人是腮腺炎病*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抵抗力低,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对甲醛、乙醇敏感,加热至55~60℃时10~20分钟即可灭活。
2.是怎样传染给人的?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2周时间内具有高度传染性。此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易在中小学校发生流行,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
3.有哪些常见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体温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肿大后1-4天又累及另一侧,进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75%的腮腺炎患者有并发症,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及胰腺炎、肾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个别严重可导致死亡。睾丸炎常发生在肿大的腮腺消退时,出现发热、睾丸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妇女,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4.该如何预防?
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是有效预防流腮的措施。儿童在18~24月龄应免费接种1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但接种1剂含流腮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接种2剂含流腮成分的疫苗。未感染流腮病*且既往无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隔离传染源至腮腺消肿后5天,从发病起算约三周左右,患者污染的饮、食具需煮沸消*;
(2)在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3)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学校、幼儿园等,应加强教室寝室、食堂等地经常开窗通风,、湿式扫除,必要时用消*剂进行消*。流行期间可佩带一次性外科口罩。增加晨检。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进行就诊。
结核病
肺结核在我国是危害很严重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同学们平常在校一起学习,相互间接触机会多,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比如肺结核的发生和传播。尤其是有的寄宿制学校,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学生营养跟不上,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另外咱们初、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山大,体育锻炼少,睡得晚又起得早,作息不规律,身体抵抗力低,都会增加感染结核菌的机会,大家可要提高警惕。
1.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通常我们的教室里几十名同学一起上课,宿舍里大家又共同居住在一起,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又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引起结核菌感染。
2.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3.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怎么办?
如果有同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赶快向班主任报告,跟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果是肺结核,应立即进行治疗,千万不可隐瞒报告或者隐瞒病情。那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些同学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那些可疑症状,都要医院/卫生保健室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去进行检查。
4.到医院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
15岁以上的同学主要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15岁以下的学生,首先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如PPD试验强阳性的话,再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
5.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同学,应根据医生的治疗要求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树立信心,只要认真完成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病情严重的同学,应按医生开具的休学证明在家休养治疗,医院开具复学证明就可以回校上学啦。此外,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在饮食方面应以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还应多吃品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更好。
6.我们怎么预防肺结核?
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了。
供稿:医务所方祥
编辑:宣传部骆惠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