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有形成分中管型的检测对判定肾损害具有重要价值[1]。《新型冠状病*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及到在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下,患者有肾小球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性,脱落,可见透明管型[2]。
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管型的性质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联,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3]。管型的形态复杂多样,有时难以区分辨认[4]。通常一般实验室采用直接涂片法,但此法容易造成透明管型的漏检,及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相较于手工操作,具有标准化、自动化优势的尿沉渣检测方法可使结果更加准确,操作更便捷,更有动态分析的可比性。迪瑞FUS系列、MUS系列尿液分析产品采用流式图像技术将有形成分自动识别分类为25项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包含管型在内的多种粒子的进一步细分类,从而为肾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动态分析提供依据。
那么,管型究竟是如何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观察带来影响的呢?我们来具体聊一聊。
1.管型形成机制及条件
管型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pH值、尿液浓度、蛋白尿程度、尿路阻塞等[5]。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T-H蛋白含量甚微,故形成管型的机会甚少。在肾脏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会出现管型,管型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
尿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
尿蛋白质和T-H蛋白(Tamm-Horsfallprotien)是形成管型的基础物质,其中T-H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减低,过多的蛋白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积聚。
尿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
尿浓缩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质及盐类浓度增高,而尿酸化后又促进蛋白凝固和沉淀,由溶胶变为凝胶并进一步固化,致使肾小管内尿液流速减慢,促使其在肾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内形成管型。
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正常人两肾约有万个肾单位,处在交替休息和工作的状态。病理情况下,也需要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使尿在肾单位的下部有足够停留时间,蛋白等物质才能浓缩、沉淀形成管型。形成管型后,当该肾单位再次处于工作状态后,新滤过的尿流将形成的管型冲向下面,随尿液排出。
2.管型分类及临床意义
按照管型内容物的不同可分为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竭管型等。
透明管型
透明管型(hyalinecast)又称玻璃管型,是单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健康成人尿液中偶见透明管型(0~偶见/LP),当肾脏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剧烈运动,长期发热,心力衰竭,麻醉或服用利尿剂后,可见少量透明管型,老年人尿中也见增多。明显增多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淤血、充血性心肌梗死、恶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等。
颗粒管型
管型中的颗粒含量占管型面积1/3以上时称颗粒管型(granularcast)。颗粒来自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聚集于T-H糖蛋白基质。按颗粒的粗细又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两种,前者充满粗大颗粒,常呈暗褐色;后者含许多微细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色。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型。颗粒管型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粗颗粒管型常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病*性疾病、慢性铅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尿中。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易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应考虑有肾实质损伤。如出现于慢性肾炎晚期,提示预后不良。
细胞管型
管型基质中含有细胞且其含量占管型面积的1/3以上时称细胞管型(cellularcast)。根据细胞种类不同细胞管型可分为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和上皮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erythrocytecast):红细胞管型是由于肾小球或肾小管出血所致,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
(2)白细胞管型(leukocytecast):管型基质中充满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或脓细胞)。白细胞管型常提示肾实质有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白细胞管型中一般是中性粒细胞,但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可见淋巴细胞管型。
(3)肾上皮细胞管型(renalepithelialcast):又称上皮细胞管型,管型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正常尿中无肾上皮细胞管型。此管型提示肾小管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如镉、汞、铋等)及药物中*。肾移植后3天内,尿液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为排异反应的指标之一。
(4)混合细胞管型:管型基质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细胞的管型称为混合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活动性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小球坏死、肾梗死及肾病综合征等。
蜡样管型
蜡样管型由细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进一步衍化而来,也有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渐形成的管型,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正常尿中无蜡样管型。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和少尿、尿*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于肾小管炎症和变性、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脂肪管型
管型中脂肪滴含量占管型面积的1/3以上时称细胞管型(fattycast)。脂肪管型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正常尿中无脂肪管型。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可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性肾病等,尤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肾衰竭管型
肾衰竭管型(renalfailurecasts)也称为宽大管型(broadcast),来自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和乳头管,多数有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演变而来。肾衰竭管型提示肾脏病变严重,急性肾衰竭多尿早期患者尿中可出现大量宽大管型,随着肾功能改善而逐渐减少、消失。慢性肾炎晚期尿*症时出现肾衰竭管型,常提示预后不良。在异型输血后溶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其尿液中可见褐色宽大的血红蛋白管型。肾挤压伤或大面积烧伤后的急性肾衰竭,其尿液中可见带色素的肌红蛋白管型。
其他管型和类管型物质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尿液中还可出现一些少见管型:①细菌管型(bacterialcast):管型中充满细菌,表示肾实质受细菌感染,常见于脓*性疾病。②胆红素管型(bilirubiniccast):管型中充满金*色的非晶形胆红素颗粒称胆红素管型。③黏液丝(mucousstrands):多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女性多见,大量出现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④类圆柱体:类似透明管型,一端或两端尖细呈螺旋状卷曲,可能是集合管产生的黏液丝,也可能是尚未完全形成的透明管型,常与透明管型同时存在,多见于肾脏血循环障碍。
尿液各种管型的组成及临床意义比较见表。
尿液各种管型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3.管型与肾脏疾病的关联性
各种管型出现的频率和临床诊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以往均有报道过关于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各种细胞管型等与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关系[6]。大部分肾脏疾病所引起的病理性肾实质病变(如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等),最终会导致尿液中出现颗粒管型、蜡样管型及细胞管型等病理性管型。
管型与肾小球性疾病也有密切的关联性,如DasguptaS等[7]指出白细胞或红细胞管型可以作为诊断复发性狼疮性肾炎的重要指标。KanajiN等[8]报道颗粒管型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着密切联系。也有学者认为,红细胞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在增生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出现几率较高,而脂肪管型在非增生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较多[9]。胡智玲等[10]研究了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关系,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中蜡样管型的出现比例不同,对患者尿沉渣进行蜡样管型检测,因而可作为临床诊断肾小球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
参考文献[1]阮亦君.尿沉渣管型检查[J].临床医学,,25(3):-.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国卫办医函〔〕号.
[3]傅远碧.两种方法检测尿沉渣中管型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11):-,.
[4]戚其学,陈燕等.实用尿沉渣图谱.沈阳:沈阳出版社,1:8:19-95.
[5]JiangD,NiD,LiuF,etal.AfluorescentimagingassayofcastinrenaldiseasebasedongraphenequantumdotsandFe3O4nanoparticles.ClinChimActa,,:94-.
[6]FogazziGB,FerrariB,GarigaliG,etal.Urinarysedimentfindingsin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mJKidneyDis,,60:-.
[7]DasguptaS,EudalyJ.Estrogenreceptor-alphamediatesToll-likereceptor-2agonist-induced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roductioninmesangialcells.ResultsImmunol,,2:-.
[8]KanajiN,KushidaY,BandohS,etal.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associatedwithMycobacteriumshimoideipulmonaryinfection.AmJCaseRep,,14:-.
[9]GrundmannF,WitthusM,GobelH,etal.Monoclonalgammopathy-associatedpauci-immuneextracapillary-proliferativelomerulonephritissuccessfullytreatedwithbortezomib.ClinKidneyJ,,6:-.
[10]胡智玲,李凡,郑书深等.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疗,,23(39):-.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