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行#
肾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分解器官,如果一旦受到损伤,毒素垃圾不能及时排除,也会损伤人体健康。
根据现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患有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3亿人,基本上每10个人当中有一个是肾病患者,所以建议40岁以上成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有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都要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比如肾功能指标,但是生活当中很多人不了解肾功能指标到底是什么,而且很多人也不了解,一旦肾脏出现问题,我们又如何去改善,生活当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对此这一系列问题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肾脏好不好,这5个指标很重要,不妨对照自查
正常情况下,观察肾功能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血清尿素,血肌酐,尿酸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等等,用来观察肾脏是否正常,要知道这几项指标对于肾功能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联。
1、血清尿素,也叫作尿素氮
血清尿素,是蛋白质通过代谢而产生的一种产物,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清尿素数值为3.2-7.1μmol/L。
但如果肾脏功能受到损伤,那么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慢慢降低,导致血液当中的尿素氮水平升高,所以也可以由此推测,血清尿素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
比如患有慢性肾炎的人群,当出现肾盂肾炎之后,就会导致血清尿素水平升高,身体发出明显的指标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血清尿素水平,判断肾病早期症状反应。
2、血肌酐
血肌酐是指血清中肌酐的浓度,使肌肉组织通过代谢而产生的一种废物。
血清肌酐与肌肉量也是有一定关联的,对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肌酐代谢量比较来说,老年人会出现明显降低,并且早期的肾病肌酐上升幅度不明显,所以也可以通过观察血肌酐的变化来判断肾脏病的情况。
3、尿酸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废物,与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如果饮食上经常吃海鲜类食材喝啤酒的话,都会导致尿酸浓度升高,经过肾脏代谢排出。
当体内尿酸浓度升高时,就代表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尿酸升高也会增加痛风的发生风险,所以痛风也会损害肾脏健康,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影响人体健康受到威胁。
4、蛋白尿
尿液是流经肾脏而代谢生成,也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变化,来判断肾脏是否正常。
排尿是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生理过程,通过观察尿液的变化,来判断肾脏的健康,如果排出的尿液当中,有少量的蛋白质残渣,出现泡沫,这种就叫做蛋白尿,表示肾脏功能出现问题。
出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风险。
5、肾小球滤过率
血液是由肾小球进行过滤后,再由肾小管重新吸收与分泌,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尿液,而肾小球过滤率,则表示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一种代谢物质的能力,可以使用专门的测定方式来检验。
冬季要如何养护肾脏?
在进入冬季之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很多人也会出现咳嗽痰多,咽喉不适等问题,在这期间,更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
如果身体长时间缺水,皮肤变得异常干燥、脱皮瘙痒,而且也会导致大量的毒素垃圾在体内堆积,加重肾脏的负担。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垃圾的排出,减轻肾脏的保护,肾脏健康。
中医上认为“黑色入肾”,对于心脏不好的人群来说,饮食上可以通过多吃黑豆,黑米,黑桑葚,黑木耳,黑芝麻,这些黑色食物,有助于补充肾气,养护肾脏健康。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多吃韭菜,核桃以及鱼虾类食物,都能够有效地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成分,提供能量,为保护肾脏健康提供充足的动力。
生活当中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够促进气血生化,保护肾精,在保证充足睡眠的过程当中,才能够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和修整,减轻肾脏的负担。
而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更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更有助于保护身体各个器官,降低患病的风险。
中医上认为“肾经起源于脚底”,俗话又说,“寒从脚底起”,脚部更容易受到外界寒湿气的刺激入侵,导致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
所以在进入冬季之后,更应该做好双脚的保暖,不能光着脚在地面上走路,而且在晚上睡觉之前,也要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通过按摩脚底穴位,刺激经络,也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也能够起到养肾固精的作用。
多喝水,多排尿,才能够促进体内毒素垃圾的排出,减轻肾脏负担,如果长时间存在憋尿的坏习惯,对于膀胱、肾脏都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在养护肾脏的同时需要多喝水,也要改掉憋尿的坏习惯。
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也能够有效发现体内潜在的病因,对于肾脏不好的人更应该维持一年两次的体检,比如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及时发现肾脏的问题,尽早发现肾脏疾病,做到及早的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总结:肾脏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一旦肾脏出现问题,一定要积极科学治疗,避免造成病情反复加重,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养成保护肾脏的好习惯,让肾脏功能变强大,才能够免受肾脏疾病侵袭。
对于养护肾脏健康,大家是否还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