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让很多人闻之而色变!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肾友都会走向尿毒症,不同个体之间尿毒症的风险是有差异的。
临床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慢性肾病预后非常重要的预测指标,其病变程度往往与尿毒症风险成正比。
咱们先说说肾小管间质是什么?
肾脏代谢功能的完成主要是依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肾小球过滤血液形成原尿,而肾小管间质会把原尿进一步深加工形成终尿排除体外。
因此,肾友的病理类型一般都出自于肾小球、肾间质及二者兼有三种情况。
虽然肾病之初以肾小球疾病居多,但往往最终都会走向严重的肾间质纤维化,也就是常说的尿毒症。
临床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IGA肾病、狼疮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都会有一定成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其中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对于疾病预后的影响远超过肾小球损伤本身。
那么,既然肾小管间质病变如此重要,有什么方法手段可以用来判断其病变程度吗?
这个还是有的!就目前的医学条件来说,肾穿刺活检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标准,只是很多人对其偏见过大。
怎样配合医生保护肾小管间质呢?
1.早诊断早治疗
对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早期诊断方面医院和医生进行准确诊断,避免误治。目前检测在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已将精准诊断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在体的治疗方面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尿蛋白,进而有效阻止肾间质损害;还可通过抗炎治疗清除肾小管间质上的免疫复合物等等。
一旦肾间质病变程度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再怎么治疗,医生也无力回天。
2.随访管理
诊断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长期随诊随访管理,这点要求医患之间更好地配合,进而预防病情的持续恶化。
生活中有很多药物会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如减肥药、止痛药、造影剂、部分中药等,在使用前最好和医生商量一下;还有肾友们同样要做好三高、泌尿系统感染、解释等梗阻的预防,因为这些疾病也会引发肾间质损害。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