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8%,将近1.4亿人,大概每10个人就有一个肾病患者。虽然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临床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发展至肾衰竭。
因为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平时只需动用自己30%的功能,就可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说,当出现肾脏损伤症状的时候,肾脏的功能已经失去70%了。
现实中,很多患有慢性肾病的人,因为不知道自己患病,所以不加注意,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为慢性肾病早期表现不明显,很多人在发病时,肾脏已经损伤了好几年,等临床症状出现了,病理表现已经很严重。因早期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人的肾脏改变会持续恶化下去,出现严重贫血、恶心、呕吐、少尿,这时部分人已经发展至尿毒症。
一、如何早发现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在尿常规检查时会看得到尿中有红细胞、蛋白尿、白细胞这种情况。随着进展,有人会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腰部酸痛,或隐隐的胀痛。另外还有一些体征就是水肿,早期的水肿一般不严重,仅有一些面部还有眼睑部水肿,早上起床的时候比较明显。
当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会出现浮肿加重,波及全身,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伴有血压上升,这种肾性高血压往往难降。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胸闷气短、贫血等症状。
二、如何预防慢性肾病
1.预防感冒:天气较冷或气温变化明显时,新发肾病会增多,慢性肾病患者的病情会反复或加重,天气变化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2、正确用药:多种药物对肾脏有毒性,在应用不当的时候,会造成药物性肾脏损伤。常用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及含碘造影剂、利尿药、抗肿瘤药等。
3、积极防治慢性病:慢性病中的糖尿病对肾脏的伤害最大,其次是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痛风。但是国人对慢性病的控制达标率很低,使肾脏持续受到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的伤害。
4.重视治疗尿路结石:因为尿路结石尤其是输尿管部位结石很容易造成肾积水,日久会形成梗阻性肾病,重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天吸烟超过20支,肾功能下降的速度是不吸烟者的2倍;在肥胖人群中,超过20%的人患有慢性肾病;经常熬夜的人群,发生慢性肾病的概率是不熬夜人群的2倍。
慢性肾病对健康的威胁大,影响生活质量和长寿。发病初期隐匿,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肾功能一旦损伤,逆转较难。现有的治疗药物少,难以“中止”疾病进展,更难以“治愈”疾病。我们在积极控制原发病基础上,可以运用中药治疗,以达到调肾化气,清瘀通络,扶正固精。所以对慢性肾病患者,早预防早发现,越早治疗愈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