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曾是上海下只角,现在居民到处分享,发
TUhjnbcbe - 2024/8/19 16:10:00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20世纪80年代之前,乐山新村只是一片棚户区,门口都是“烂泥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此后乐山新村建成。然而街区人口密度极高,公共空间很少。

今年76岁的姜阿姨在这里土生土长,是街区的“见证人”。她家超过4口人,总共使用面积仅17平方米,没有客厅。一楼通道中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却因缺少窗户而常年晒不到太阳,呈现“两头亮中间暗”。姜阿姨自嘲说:“生活简直就像地道战一样。”

“阳光是这里的黄金。”居民们如此形容。乐山街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30%左右。居民们晒太阳、找个“会客厅”闲聊的需求十分旺盛。

只要天气晴好,附近乐山幼儿园的围墙边,总能看到一排居民,或自带小矮凳,或推着轮椅车,大家“排排坐”,堪称“街区一景”。由此产生各种垃圾以及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乐山幼儿园置身其间,又无可奈何。

不仅硬件条件局促,周边环境也差。居民郑老伯说,过去打车时,他都不愿意报乐山路的“名号”,觉得这几个字叫不响,每次只敢说“去交大”。

环境差到什么地步呢?附近唯一的公共空间,就是乐山绿地。然而多年来,绿地内部空间阴暗、设施陈旧,长期围墙封闭。在几位居民的回忆里,乐山绿地是徐家汇“下只角”中的“下只角”。

早年间,乐山绿地里有居民搓麻将、打牌,偶尔还会为了输赢争执、打架。每天下班回家路过的人,都能看见半桌子的垃圾。绿化带里还有人随地大小便、丢香烟屁股、吐痰、遛狗。夏天,有爷叔赤膊在绿地桌子上睡觉。在这样的绿地走一回,“鞋子上都黏嗒嗒,鞋底都要塌开来。”居民谢素兰说。

乐山街区更新迫在眉睫,这个被居民称呼为“小花园”的绿地,开始了它的重生之旅。

“口”“袋”“公”“园”

作为街区唯一的集中公共开放空间,乐山绿地也曾经历过一次改造,但居民并不满意。这一次更新,寄托了居民的诸多盼望,整个过程中,大家纷纷提出各种建议。“希望不要围墙,全部开放”“想要健身设施”“想要儿童乐园”“想要在里面跑步锻炼”“想要坐下来晒太阳”……

占地约平方米的绿地,就一个街角的大小,能满足那么多居民需求吗?

受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委托,VIA维亚景观首席设计师孙轶家接手了这个项目。第一次来乐山街区调研,他就强烈感受到街角绿地对于居民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仅是户外绿化景观、健身活动空间,还承载着居民家里的“客厅”功能、晒太阳功能、社交功能等。

如何既景观宜人、绿化繁茂,又把那么多需求融为一体?在小小的街角,堆砌一个个功能设施是不行的。设计需要巧思。孙轶家把“口袋公园”四个字拆开来,分别阐释乐山绿地的设计思路。

口袋公园首先是个“口”,嘴巴需要打开,与整个街区融为一体,便于人们使用。绿地三面临街,街口望去,一眼就能窥到内部的生动场景,摒弃传统高大绿植挡住视线的做法,由此让人们心生“走进去”的亲近感。

其次是“袋”。无论老人、儿童、健身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各自的空间,就像一个个“口袋”可以把人装进去。

这里空间不大,但内容丰富,一簇簇花坛、迷你健身区、儿童乐园、蜿蜒曲折的跑步道、二层廊道、中心喷泉池等,动线选择多样,但它们并不凌乱,彼此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比如浅蓝色跑道,并非简单环绕绿地一圈,而是一个“乐”字形。它斜穿廊架下方,绕弯后抵达花坛边缘,再进入喷泉池后方。这样弯曲的跑道不仅一步一景,妙趣横生,拉长了动线,而且它本身也是各功能区的视觉分界线。

同理,木板空间与喷泉池空间巧妙融合,既能漫步赏景,又不妨碍年轻人在木板上玩滑板,周边的花坛边缘还能提供开放式座椅,可供家长坐下看护孩子玩耍。

再说“公”。口袋公园的公共性非常重要。

乐山绿地中,无论多么复杂的动线和内容,无障碍都做得很好。所有区域没有任何台阶,即便受地景或自身条件限制,有的地方确实有高低落差,设计师也做成了起伏的缓坡,或以景观设计来“消解”落差。就连绿地廊道下两间玻璃小屋门口都是无障碍的平地,方便全年龄段使用。

乐山绿地特别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晒太阳、闲聊的会客厅功能,公共座椅怎么设计十分关键。

按照常规,这里需要摆放很多座椅,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把小小的公园面积占去很多。孙轶家采取的方法是向花坛“借”空间。每一簇花坛边缘,就是一圈平整、可供坐下的椅面。廊架下、小屋内,再点缀几个景观座椅,有些座椅带靠背,服务老年人。经过测算,超过人可在此坐下。

“座椅不是一个个摆出来的,而是与风景融为一体。”孙轶家说。

螺蛳壳里做道场。这里的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几乎都需要量身定做。从空中俯瞰,这些设备最终拼成了乐山街区的标志性LOGO。

最后是“园”。乐山绿地本质还是一座公园。植物多样,四季有景。春有樱花,秋有银杏。乌桕、宿根花卉、传统灌木等层次丰富,常绿品种保证冬天依然有景可赏,还有两株蜡梅等待绽放。

乐山得“水”,复大奇

站在街角望去,全长80米的架高玻璃廊道十分吸引眼球。廊下空间为市民提供了遮阳避雨之所,也整合了两间绿地管理用房,让它们显得美观。

廊道外侧,沿乐山路退让约20米,让这一侧完全融入街道景观中。沿绿地边缘还设置了多股流畅的人行步道,以平缓折叠的暖色树池模拟“小山”,融“乐”于“山”,进而与乐山社区砖红色、米色的整体风貌匹配。

绿地中心,则是一座旱喷泉。它不是传统喷泉。按照测算,喷水1小时后,会在低洼的中心形成镜面水景,倒映天空美景,水在几小时内自然排干,可持续性强,后续维护成本低。

做到各种功能设施在一起不打架,各得其所,又兼具景观美感并不容易。孙轶家的“秘诀”是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汲取灵感。

王世贞在《弇山园记》中写道:“山以水袭,大奇也;山得水,复大奇。”由此,乐山绿地把“山以水型”“山水相袭”作为整体空间构型,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基于山水格局的“聚散、动静、曲直、高下、旷奥”等内涵,以当代设计语言呈现出来。

通过可坐、可玩的白色艺术混凝土坐凳与绿化景观融合,激发趣味活动;通过可发光的重力感应坐凳,为儿童趣乐空间提供惊喜;通过下凹5毫米的场地设计,为中心音乐旱喷提供更丰富的延时体验,让喷泉落幕后的水镜成为孩子们的下一个“自然玩具”;通过传统的步移景异,让每个使用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空中俯瞰,乐山绿地仿佛曲水流觞的几何形态,也响应了乐山社区“山水”“乐”等主题。

“我希望乐山绿地就像‘空间文本’,用环境引发对话、引导行为,它同时也是载体,承载居民的活动,激发属于使用者自己的使用方式。”孙轶家说。

如今,幼儿园门口“排排坐”的现象消失了。乐山街区“脏乱差”的帽子摘掉了。

天气晴好时,口袋公园内各类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嬉闹的身影和笑脸成为街区新的风景。乐山绿地也成为上海人流量最高的口袋公园之一。拿居民的话说,家的边界延伸了,绿地就是自己的家。

采访时,遇到的每一位居民都称赞绿地“改得好”。郑老伯打趣称其为徐家汇“上只角”中的“上只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儿童乐园、健身跑道、文化设施满足了居民当初提出的需求;玻璃廊道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金钥匙”,廊下的玻璃房内,可为居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乃至司法咨询等服务;晚上喷泉打开,居民们在限定分贝下做健身操、跳舞唱歌。

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乐山绿地一直很热闹。“老早勿想进去,现在全想进去。”谢素兰对此津津乐道。居民们达成共识,做好不容易,一定要使用好、维护好。街区的不文明现象由此大幅度减少。随处可见滑板少年、跑步青年、健身中老年,以及在此漫步、遛狗、聊天、“孵”太阳的笑脸。

“口袋”打开,“腔调”有了

走进乐山路,路口亮橘色的26路公交站此前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网红”景点。沿着乐山路漫步,宽度适宜,两边红砖与暖黄色围墙组成宜人的景观。转角,热闹的乐山绿地渐渐露出身影。整个片区宜人,就连夜晚的景观灯光也引来居民们拍照,在朋友圈“晒图”。

公交站改造前

公交站改造后

实际上,绿地、公交站等几个节点能够出彩的背后,有赖于乐山街区的整体更新与综合提升。许多路人不曾留意的细节,都经过了一番曲折。

来自水石设计的董怡嘉负责乐山街区整体道路的更新。比如街区里的每一个路口街角,通过重新设计,变成小型公共空间。比如小区大门与围墙的衔接,围墙稍微斜侧转身,让出一个更好的保安亭空间。比如没有大动干戈,仅仅把围墙凹凸柱子的内侧改成亮色,就让整条道路明亮起来……

以乐山路为例,董怡嘉介绍了这条原本狭窄的小马路,在不改变路边建筑的情况下,如何变得整洁舒适,并与乐山绿地、幼儿园、住宅、商铺良性互动与无缝衔接。

从广元西路26路车站开始到小菜场,两侧商铺居多,这里过去是马路街市。设计团队希望道路美观,但又能保留商业的烟火气。

路口改造前

路口改造后

改造后的入口选用了鲜艳的橙色,结合徐家汇主题色红砖的使用,和更新后的26路公交车站形成一个整体。将店招的营业内容调整到室内,但路人可以透过时尚感的玻璃橱窗感受商业气氛。抬头,二楼以上的外立面原先是无人管理、乱七八糟的架空电线和空调外机,改造方案以架空电线入地与道路铺装为前提,精心调整与设计围墙、店招以及外立面灯光。

改造前

改造后

道路是一个线性空间,人们望到尽头的对景,是影响空间视觉的关键元素。

站在乐山路的一端,一眼可以望到乐山幼儿园。幼儿园墙外原本是老人们聚集晒太阳的点位,曾有人随手就把垃圾扔到墙内,影响幼儿园环境。相关负责人苦不堪言,起初希望设计师“干脆把围墙封起来”,变格栅围墙为实心墙壁。

如果简单封堵围墙,对整条道路其实有所减分。在徐家汇街道和属地居委会等多方协调努力下,现在的幼儿园门口退让了1米的安全等候距离,架起一座雨棚,为孩子们上下学多一份保障。

围墙本身做折线型处理,利用三角空间增加花圃与街边座椅。同时,立体化的景观设计可以限制隔墙抛物等不文明行为。果然,这个点位成为乐山路的视觉亮点。一路走来,结合道路两侧的铺面更新,视觉品质有了极大提升。

居民小区外围墙脏乱差同样是个难题。原本的乐山路过于狭窄,非机动车的堆放占用了大量人行空间,围墙内因背离大众视线而堆满了杂物。设计师希望对围墙的位置与形式进行改造,留出更好的步行空间,也消除围墙内的卫生死角。但如何说服居民同意“动”围墙是个大难题。街道和居委挨家挨户沟通和协调,最终达成了目的。

设计团队还在设计后的围墙上加设立体雨檐,加装照明灯。局部围墙呈现凹凸变化,既可以临时停自行车,又方便通行。运用同样的手法,设计团队重新打开与塑造了多个转角街口景观,将原先消极的角落转变为公共交流的场所,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转角停留、漫步,和熟人道上几句家常。

整个街区从曾经的“羞与人说”,转身为“宜人的、可漫步的休闲空间”。居民们从“不提自己是乐山人”,到愿意和别人分享,四处在朋友圈里晒图。家的边界从单个隔绝的小屋子扩展为整个街区公共空间。

为了维持社区得来不易的空间品质,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在2位绿化工人和3位保安组成的管理团队之外,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属地居委会的推荐下自愿组织起来。志愿者们每天早晨7—9点、下午2—3点轮流上岗巡逻。

志愿者队长、64岁的王亚农在巡逻中发现,乐山绿地乃至周边的更新,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观,更是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地吐痰、乱遛狗、抽烟、赤膊等陋习已经很少见了。居民们乐意将乐山绿地当作自家的“客厅”爱惜。

这种“有人管、有人养护”的责任心还延伸到了其他空间。比如,乐山六七村的门口,原先堆放大型建筑垃圾,如今被居民自发布置为一个“阳光小亭”,得到了徐家汇街道和属地居委会的支持。谢素兰说,几个姐妹习惯拿上水壶,带上茶叶和一次性杯子,坐在小亭子里唠上一段家常。附近居民常相聚于此,今天准备瓜子、明天摆弄花生、后天分享水果。天热时从旁边门房间接电,插上电风扇,打开阳伞,开纳凉会,俨然成为交友和生活空间的延伸。

乐山街区的更新历时几年。历任管理团队持续接力,才有今日的面貌。

居民从抱怨它“不灵,弄不好了”到现在称赞它“很嗲、很有腔调”“马路上再也找不到说这里坏话的人”;石头铺就的乐山路如今已被居民戏称为“景观路”;乐山绿地总是人流不息;徐家汇的建筑名胜、历史和文化故事被做成铭牌,镶嵌在社区的墙面中。居民自觉遵守公共规范,希望打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一种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在蓬勃生长。

小小的街角口袋公园,可以为整个街区带来什么?或许是当下每个城市微更新点位有待深思的议题。

对话

好的口袋公园是什么

记者:近几年,上海大量口袋公园出现在街头巷尾。您觉得口袋公园需要避免哪些常见问题?

孙轶家:目前,口袋公园多指占地面积在0至00平方米之间的公共绿地,其规模虽达不到传统公园的标准,但在城市高密度空间,口袋公园的社会功能、生态属性、风貌呈现则尤为重要。

传统的街角绿地有可能出现几个问题:一、纯粹的绿化视角是不够的。除了植物,还得有各类设施、公共座椅等,做到既有公园特色,又对周边街区有所贡献。纯粹的绿化景观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二、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偏重公共艺术,追求博眼球的装置。空间最终是为人服务。另外也有一些艺术装置滥用材料,容易造成污染。

三、设计不用心、不合理,空间流线不畅,无障碍设施不到位,台阶多等。细节决定人的使用体验。

记者:好的口袋公园有没有一些规律?

孙轶家:口袋公园是一个小的精品,好不好还是使用它的人说了算。上海城市区域类型多样,老城厢区域、人口高密度区域、新城区域、产业园区域,每个特征和需求重点恐怕各不相同。每一个口袋公园应该因地制宜,找出自己的特色,和周边环境融合,满足所在街区的功能定位和使用需求。

尤其是中心城区,更需要口袋公园发挥景观公共品的职能。目前,上海的城市景观更新经过前一阶段遍地开花,已经进入“片区一体化治理更新”的全新局面,对整体结构优化提出更高要求。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背景下,复合型、多功能的公共空间,对城市有些痛点问题起到修复作用,对有些灰色区域起到激活作用。仅仅单一的绿化、单一的通行、单一的健身设施等,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就业、居住、交通、休憩、生态等几大功能融为一体的设计,开放融合的系统化、整体化、全局思维是大势所趋。

但具体到每一个小园子,每一条小街巷,又不能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不能为博眼球而博眼球。归根结底,好的公共空间需要承载社区功能、凝聚场所精神,避免刻意造景,让口袋公园的更新成为再次激活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触媒。

记者:您觉得街区更新中,整体性如何体现?

董怡嘉:最重要的是大局观。每个人的建议往往是从自家门口的角度出发,比如改造清单里是否有自家的楼道?夜间灯光是否晃到了自家窗口?停车区的改造是否符合自身的停车习惯?

然而,街区更新的本质是从整体角度出发的。比如乐山街区的更新,我们把联系社区的整个道路网络做了整体提升。在大局问题得到疏通之后,很多细节最终获得居民的认同,大家不再挑剔自家门口的小问题了。

街区更新需要设计方、管理方、参与方等都具有更高的全局观站位,以及与社区居民的“共情意识”。

我们希望日常的街道生活场景,能让社区里的人产生归属感与凝聚力。这些要素都不能单纯地以面积、硬件设施数量来计算。它的效果,来自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在每个场景中,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心触摸后的综合感受。

(龚丹韵陆安诚)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是上海下只角,现在居民到处分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