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篇血液检查血常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能除根吗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02/4778971.html
目录1.白细胞计数WBC2.红细胞计数RBC3.血红蛋白HGB4.红细胞压积HCT5.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7.血小板计数PLT8.血小板平均体积MPV9.血细胞板体积平均宽度PDW10.血小板比容PCT11.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12.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第二篇-血液检查-血常规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区间:成人:4-10x10^9/L,儿童5-12x10^9/L,新生儿15-20x10^9/L;生物学变化:新生儿、妇女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暴热、严寒以及极度恐惧等情况下,白细胞亦可增加。正常人在安静和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或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一倍。故不同日期复查时应选择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如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检查。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症、严重组织损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感染(如流感)、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长期服用氯霉素等。2.红细胞计数RBC简介: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几乎占血容量的一半。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着动态平衡。主要用于慢性失血、腹泻呕吐、内分泌腺、心脏、肺、骨髓、红细胞本身等疾患的诊断。参考区间:成人:男性(4.0~5.5)×/L女性(3.5~5.0)×/L新生儿6.0~7.0)×/L婴儿5.2~7.0)×/L儿童4.2~5.5)×/L生物学变化:1.年龄与性别差异:新生儿:2周后逐渐下降,儿童:男性儿童6~7岁时最低,然后随年龄增大上升,25~30岁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女性儿童13~15岁达高峰,然后受月经、内分泌等影响逐渐下降,21~35岁最低,然后逐渐增高与男性相近。因此在15~40岁之间两性红细胞计数差别最大。可能与睾酮促进红细胞造血有关。2.精神因素:兴奋、激动、恐惧、冷水浴等伴随肾上腺素增多,可导致红细胞暂时性增多。3.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相对缺氧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4.气压降低: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增生,如高海拔地区人群红细胞偏高5.其他因素:妊娠中、后期血液稀释使红细胞减少;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导致造血原料相对缺乏;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退等临床意义:升高: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降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影响因素:增高:标本采集前:年龄、性别、地域差异;精神因素、多次献血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采集中:餐后消化旺盛时、采血剧烈运动后、采血所用标本为耳垂血、在炎症、紫绀部位采血;降低:老年人检测、妊娠中后期检测、应用抑制骨髓造血药物者检测、标本中混有组织液、标本发生溶血、采用非磷化试管盛血、标本发生凝血、在水肿、冻疮部位、采血标本发生冷凝集、小红细胞比例增高、红细胞测试孔堵塞等;3.血红蛋白HGB简介: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组成。血红蛋白测定是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白的综合浓度。参考区间:成年男性g/L成年女性g/L新生儿g/L儿童g/L生物学变化: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临床意义:升高: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降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影响因素:增高:标本采集前:年龄、性别、地域差异、精神因素、多次献血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高脂血症患者。采集中:餐后消化旺盛时采血、剧烈运动后采血、所用标本为耳垂血、在炎症、紫绀部位采血;标本测定:标本稀释倍数过低、高白细胞标本未处理、高血小板标本未处理4.红细胞压积HCT简介:HCT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参考区间:男:0.-0.女:0.-0.临床意义:升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性增多时红细胞比积可增高,有时可高达0.50以上,故临床上常测定脱水病人的红细胞比积,了解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各种原因所致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比积常可高达0.60以上,甚至达0.80,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体积大小也有不同,其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数值的减低不一定平行。因此必须将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三者结合起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意义。影响因素:增高:单独使用草酸氨抗凝、采血后未封口、标本存放时间过长、离心速度较低或离心时间过短降低:晚上采集标本、3个月以内献血者、刚刚大量输液者、标本溶血、单独使用草酸钾抗凝、离心速度过高或时间延长5.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简介:红细胞平均数值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生物学变化:MCV:升高: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临床意义:MCV:升高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后、肠病、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病;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叶酸、B12、癌;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铅中*及CO中*),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简介:RDW是定量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参数表示。临床意义: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增大,特别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缺铁性贫血时MCV一般下降),RDW增大更是早期缺铁的指征;当MCV下降时,RDW增大更显著;给予铁剂治疗并有效时,RDW将比给药前更大,随后会逐渐降至正常水平。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时,MCV均可轻度减小。但缺铁性贫血时RDW会增大,而后者的RDW是正常的。3.用于贫血的分类:MCV只能反映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不能代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评价,过去靠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但此种观察受血涂片的制作及观察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不能定量,而RDW能较好的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结合用于对贫血的分类将更为完善。7.血小板计数PLT简介:血小板由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其寿命为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受血小板生成素控制。通常情况下脾池与循环池的血小板自由交换。衰老的血小板在脾、肝脏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后消失。参考区间:成人:男(85-)x10^9/L女(-)x10^9/L新生儿-)X10^9/L儿童-)X10^9/L生物学变化: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女性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时恢复临床意义:血小板增多:1.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3.其他:脾切除术后、心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烧伤、肾功能衰竭、先兆子痫、低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增多标本中,约有50%来自恶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生成障碍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3.血小板消耗增多性疾病(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出血。联合检测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助于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影响因素:妊娠中晚期检测、高原居民检测、剧烈运动及饱餐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月经前期检测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实验器材不洁净、手工计数稀释倍数较低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标本凝血、标本有组织液混入、针刺深度不够、标本采集速度过缓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8.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简介: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血小板因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参考区间:6.3-13.fl临床意义: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大:常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纤维化、脾切除、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镰状细胞性贫血等。MPV减小: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化疗后等。MPV可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若是由于周围血小板破坏过多,MPV增高;若是由于骨髓病变,MPV降低。MPV也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若MPV伴随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为骨髓衰竭的表型,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先增高。MPV也与血细胞板功能明显相关,MPV降低时出血倾向增加。9.血细胞板体积平均宽度PDW简介: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程度的参数。参考区间:15.5%-18.1%临床意义:PDW增大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脾切除、慢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栓性疾病等。10.血小板比容PCT简介:血小板比容就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容积占血液容积的百分比。参考区间:男:0.-0.女:0.-0.临床意义:PCT增高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骨髓纤维化、脾切除等。PCT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肿瘤化疗后等。11.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参考区间:成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分叶核50%-70%嗜酸性粒细胞:O.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儿童:中性粒细胞:50%-70%(新生儿至婴儿31%-40%)嗜酸性粒细胞:5%-50%嗜碱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20%-40%(新生儿至婴儿40%-60%)大单核细胞:1%-8%(出生后2-7天12%)未成熟细胞:0-8%(出生后2-7天12%)生物学变化:1.胎儿、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白细胞增多可达15×10^9/L,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使其进一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如无合并症于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刺激也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2.出生后一周的婴儿淋巴细胞可达50%以上,可持续到6-7岁,其后逐渐接近成人的数值。3.出生后二周的婴儿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儿童亦可较成人稍高。4.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浓度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差异可达30倍之多。因此,宜在早晨8点测定嗜酸性粒细胞基础水平。引起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增加的药物:苯妥英钠:引起嗜酸性细胞增加;三氯乙醛:在严重中*时,可引起白细胞增多;别嘌呤醇:引起过敏性反应时,嗜酸性细胞增多;吩噻嗪:引起嗜酸性细胞增多或白细胞增多;丙咪嗪:发生暂时性(1-6h)的白细胞增多,可能是过敏性反应;苯丙胺:可引起原始粒细胞性白血病;士的宁:可能由于从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最初淋巴细胞增多,随后中性粒细胞增多;阿托品:在儿童可引起白细胞增多;毛果芸香碱:可能由于脾脏收缩所致放射性碘引起较高的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磷:发生中*时,白细胞增多;铜:其*性引起明显的白细胞增多。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缺血或坏死破了、局限性的轻度感染等)、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冻伤及血管栓塞如心梗和肺梗死)、粒细胞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急性出血、溶血、急性中*(如汞中*、铅、安眠药、植物*素等外源性中*以及尿*症、糖尿病酮症酸中*、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内源性中*)、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氯化锂等。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布氏杆菌病、麻疹、抗癌药物化疗、化学药物中*、X线及镭照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性缺乏症、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感染、脾功能亢进(如门脉高压症)、过敏性休克、长期服用氯霉素等。2.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病等、寄生虫病如肝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感染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术后、霍奇金病等、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急性期。3.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铅中*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小。4.淋巴细胞增高:常见于病*性感染(如风疹、麻疹、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等)、某细节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结核、鼠疫等)、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肾移植术后。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严重化脓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某些白血病等。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小。12.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简介: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从原始红细胞增殖到晚幼红细胞阶段共分裂3-4次,约需72小时,红细胞数由一个变为8-16个,细胞核由大变小而浓缩,胞浆中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晚幼红细胞以后细胞即不再分裂,发育过程中核被排出而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从晚幼红细胞发育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小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为天。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参考区间:成人和儿童:0.-0.新生儿:0.02-0.0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4-84)×/L临床意义:升高: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2.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降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备注: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RPI=(患者ret%/2)*(患者HCT/正常人HCT)。正常值RPI=1,其数值大小可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1.贫血时,若红细胞增生正常:RPI升高3~7倍;2.贫血时,若红细胞增生不足:RPI上升与贫血程度不一致,只升高2倍。3.若RPI降低,则可能骨髓造血能力低下或原料严重缺乏,若同时骨髓中增生活跃,含有许多有核红细胞,则可能有无效红细胞生成。即:若患者RPI为3.0,表示有效制造幼红细胞能力达常人的3倍,表示该病人骨髓制造红细胞处于3倍正常人的有效代偿状态,为诊断溶血的可靠依据。若RPI在2.0左右,说明制造红细胞有效代偿不足,或轻度造红代偿状态,见于少量失血,或贫血疾病在有效治疗后的恢复过程中。如患者RPI为0.1,则说明该病人有效制造红细胞能力为常人的10%,见于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明显的无效红细胞生成。采用血液仪检测时,其中一些参考指标的临床意义如下: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和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指标。例如,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和HFR、LFR明显增高,而肾性贫血时,HFR增高、LFR降低。网织红细胞不增高;未成熟的网织红细胞比率IFR增高见于骨髓移植后造血恢复的早期;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正常。RMI降低通常与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有关,如巨幼细胞贫血。fox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