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胡希恕详解金匮肺病咋治附柴胡剂经验 [复制链接]

1#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胡希恕,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擅用小柴胡汤和桂枝汤。本文选编胡希恕教授的柴胡剂经验谈,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部分与大家分享(约字)。欢迎文后互动。

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

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以下为胡老先生亲述。

我方才讲了葛根汤。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上若是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种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如果症状没有烦躁,就用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第二天又发热,这么反复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药非多搁不可。其实要是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后来发作那么重。

胡希恕柴胡剂经验谈

仲景书中以柴胡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其中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柴胡桂枝汤,柴胡龙骨牡蛎汤四者,皆属小柴胡汤的加减方,兹所讨论者,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于下。

一、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方解:

柴胡苦平,本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一舒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用人参大枣甘草补胃气以滋津液,病之所以内传少阳,主要是胃气不振于里,气血不足于外也,补中滋液,实此时驱邪的要着,徐灵苔曰:“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即指是也。

有关仲景书中的论治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热寒,胸肋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由以上的说明,则小柴胡汤为病自太阳传少阳的主治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即其主要的适应证,此外有以下之情况者,均可用之。

1、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2、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3、妇人热入血室证,经水适断,续得寒热,发作有时者。

4、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5、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6、呕而发热者。

7、诸*腹痛而呕者。

8、新产妇人昏迷而痉,大便硬,呕不能食者。

(一)小柴胡加石膏场:

原方加生石膏30一克,煎服法同原方。

此为日常服用的良方,无论感冒流感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表虽解而高热不退,其人呕逆不欲食,胸肋满,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头痛如裂,或眩晕者,用之则立验,并以本方屡愈小儿肺炎,即未满月的婴孩,以奶瓶频频饮之,亦得奇效,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等多属本方证。总之,凡有小柴胡汤证,而口舌干燥,或渴,舌白苔者均可用之,具体细节难为一一列举也。

(二)小柴胡加芍药汤:

原方加白芍,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而腹急痛者,痢疾多此证,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里急后重者宜加大*。

(三)小柴胡加桔梗汤:

原方加桔梗,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而咽痛,或咳痰困难者,若口舌干燥更加石膏,扁桃体炎多本方证,宜注意。

(四)小柴胡加吴茱萸汤:

原方加吴茱萸,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头痛头晕而呕吐剧甚者,若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

(五)小柴胡加桔皮汤:

原方加桔皮20—45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而呕逆或干嗽者,小儿百日嗽可增量大枣有验。

(六)小柴胡与葛根汤合方:

小柴胡汤再加葛根、麻*、桂枝、白芍即可。

治小柴胡汤证与葛根汤证同时出现者。剧重的感冒,初发病时每见此合方证,喘家被外感诱发者亦常见此证,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

(七)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

取二方药味合为一方,煎服法同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证与小陷胸汤证同时出现者,肺病、肺结核多见本方证,咳呕者更宜合用泻心场,骨蒸劳热者,可兼与*连解*丸。

按:小柴胡汤的加减或合方,均不止于此,兹仅略举常见者数则以供参考而已。

二、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二两。

大柴胡汤为少阳阳明并病的治剂,除柴胡证外,而心下急,痞硬,按之痛,为应用本方的要征。

有关大柴胡汤常用的加味和合方

(一)大柴胡加石膏汤:

于原方加生石膏30—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大柴胡证,而口干舌燥者,外感表解而高烧不退,虽现柴胡证,若心下痞塞,大便燥,舌*苔者已非小柴胡加石膏所能治,则宜本方主之。此二方证均常见,宜注意。

(二)大柴胡加芒硝场:

于原方加芒硝10克(分二煎冲化),治大柴胡汤证,发潮热而谵语者。

(三)大柴胡加桔皮汤:

于原方加桔皮12克,治大柴胡汤证心下逆满,呕逆甚者,伤食多见本方证。

(四)大柴胡汤与葛根汤合方:

于原方加葛根1,桂枝,麻*即是,煎服法同葛根汤。

治太阳少阳并病而有大柴胡汤证和葛根场证者,哮喘常有本方证,口干舌燥者,宜更加石膏。

(五)大柴胡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于原方加桃仁10克、桂枝、甘草、芒硝各6克即是,水煎汤成,去滓内芒硝3克更上火微沸,温服。

治大柴胡汤证与桃核承气汤证合并者。

(六)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煎服法同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证与桂枝茯苓丸证合并者。

(七)大柴胡汤与大*牡丹皮汤合方:

于原方加桃仁、牡丹皮,冬瓜子、芒硝即是,水煎汤成,去滓内芒硝6克更上火微沸温服。

治大柴胡汤证与大*牡丹皮汤证合并者。

按:以上三方虽均以大柴胡汤合以驱瘀药,主治略同,但前二方以为桂枝则偏于治上,应用于头脑心肺诸病的机会为多,后方以有冬瓜子则长于治痈肿、兰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若疯狂、癫痫、脑震荡、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以及瘀血性哮喘等多前二方证,适症选用之无不应手取效,若口舌干燥者,均宜加石膏,此皆日常不可缺少的良方,应用的机会颇多,以上不过略举其要耳。

(八)大柴胡汤与菌陈蒿汤合方:

于原方加菌陈18克,栀子10克即是,煎服法同原方。

治大柴胡汤证而并发*疸者,急性传染性肝炎多见本方证,宜注意。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

有关仲景书中的论治

“伤寒五六日,己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此微结即不似大陷胸汤证的结如石硬,亦不及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急,而只心下微有结滞感耳。本方治疗确有捷效,但用时宜根据上述证候,我常用本方,深有体会,凡久病津血不足,有柴胡证,疲乏无力而温者,概属本方证,尤以下述合方更为常用良方。

柴胡桂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治柴胡桂姜汤证与当归芍药散证合并者,常以适证运用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贫血病等均有良效。长期的无名低烧用之尤验。屡用本方加吴茱萸治剧痛的青光眼得奇效。慢性肝炎见本方证亦多,肝区疼可加王不留行,增量甘草治之。肝功不正常宜加丹参、菌陈。

四、四逆散方

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各等分

方解:此为芍药甘草汤与枳实芍药散合方更加柴胡所组成,故治芍药甘草汤与枳实芍药散的合并证而有柴胡证者。

按:实践证明,本方证的四逆甚少见,据所经验,只若胸胁烦满,心下痞塞,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而不宜攻下者概可用之。

常用之加减方和合方

(一)四逆散加龙骨牡蛎:

于原方加龙骨牡蛎,水煎温服。

治四逆散证胸腹动悸而烦惊者。倍芍药量,治阳痿有验。

(二)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于原方再加桂枝、桃仁、丹皮、茯苓

治四逆散证桂枝茯苓丸证合并者,后世血府逐瘀汤的适应证大都宜本方。脑心血管(病)不可下者也有与本方的机会。心绞痛者更宜合用半夏栝楼薤白汤,或更加生姜。

(三)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即于原方加当归、川芎、茯苓、苍术,泽泻,水煎温服。

治四逆散证与当归芍药散证合并者,此和上述柴胡桂姜汤与当归芍药散的合方均属治慢性肝炎的要药,胸胁满、微结、身无力,渴而大便干者宜前方。胁下满、心下痞塞,大便溏者宜本方,余则大同小异。若噫气不能食者,宜加人参、桔皮、生姜。肝区痛加王不留行;肝功不正常加丹参、茵陈同前法。

病例举要

胡希恕乃经方大家,原意从其医案中读出“金搁铁马”,及近,但见“羽扇纶巾”,不闻“杀乏之音”。大凡胡老先生经治,“一剂止”,“二剂已”矣!欢迎文后互动!

刘××,男,37岁,工程师。素不信中医,更不喜中药。初患感冒发烧,经西医注射服药不已,续即头痛如裂,日夜呼叫不得眠,以至亲关系乃亲往探视,诊脉弦数,胸胁苦满,心烦口干,头痛难忍,与小柴胡加石膏汤,服已即愈,此后笃信中医,后患肺结核,始终经我医治而愈。

王××,女,55岁,家庭妇女。从汽车坠下,医院一周始终昏迷呕吐,抽验骨髓结果:脑有积水微量出血,医院,认为不能速愈,今回家疗养。后乃邀我往诊,脉弦实有力,舌苔*厚,二便不利,余如上述,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剂自能活动,与食已不吐,但仍头痛晕,继服七八剂诸证尽已,无任何后遗证。

刘××,男,63岁。一周前发高烧,近日发*,小便*赤,两胁胀满,恶心,舌红脉弦滑数,检查肝功能:GPT、*疽指数20。与大柴胡场合茵陈蒿汤,服七剂*退,20剂诸证已,肝功正常。

田××,女,20岁,本院学生。以哮喘住院,发烧,喘鸣,胸胁满,口舌干,脉浮弦数。与大柴胡葛根汤合方加生石膏,服一剂喘平。

胡希恕讲经:肺病咋治?

同为经方大家的刘渡舟先生称胡希恕为“经方学派的大师”,并介绍说:“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希恕老先生讲解经典,又何尝不如此呢?下文为“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的讲解,读者亲身体会吧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

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这是一节,这个他是故作问答呀,以说明这个肺痿得的原因。开始就说了,"热在上焦者",上焦就指心肺都在上焦了。那么上焦有热,那么肺受热而咳,这就叫做肺痿,这个肺痿主要地还是热,因热而咳这一类的肺病,这叫做肺痿。"

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这是提这么一个问题了,他说这种上焦有热,所致肺痿这种病,那么他是怎么得的呢?底下就是解释,"师曰:或从汗出",底下这几项啊,都说的是丧津液,这个出汗最伤人的津液了,那么出的少没关系,要是大出汗,或者是发汗太过,那么都使得阴液有所亡失。"或从呕吐",呕吐也分两种,一种自己的呕吐,一种是用医药致的呕吐,这种呕吐也丧人津液。"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者由于得这么一种病,就是小便频,咱们说这消渴,属于这个三多了,小便特别的频数,那么这类的消渴病,也丧失体液,这津液丧失多了,人津液亏损,咱们说这个伤津液就是伤阴分了,阴虚生热嘛,这再生出热来,就可以得肺痿,他是这个意思。"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这个大便难,就是指的阳明病这一类的了,阳明病应该吃泻药,但是不要太过呀,用一种快药下利,这种快药,大概都指着巴豆剂的时候多,这个巴豆剂这个东西猛急的很,也是都属于亡失体液。这个亡失津液太多了,那么就容易得这个病,就得这个上焦有热而咳的肺痿。

这是头一段,这是概要,这个肺痿呀,总而言之,是一个上焦有热,痿吗,这个痿呀,古人这个名字起的挺有意思,枯萎,他怎么枯萎,津液得虚,拿着现在我们临床上这个术语说就是虚热,虚,津液虚,热,是真有热,那么这就是构成肺痿的主要原因。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这是又一节,这个曰还是问曰,他又提一个问题。他又问了,他说"寸口脉数",这个寸口脉数就是该这个寸关尺而言,不是光说这个寸,那么古人管这个桡骨动脉,这个叫寸口脉。

说"寸口脉数,其人咳",脉数是为有热了,热伤肺,人才咳,那么这个热呢,很奇怪,"口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一般有热,这个口都干啊,一般是没有浊唾涎沫的,那么这么一种病,他就问这怎么回事,这个人啊,脉是数的是有热,他有些咳嗽,要是说有热呢,不应该吐浊唾涎沫,那么这个人咳嗽,反而吐浊唾涎沫者,这是怎么个道理?是什么病?"

师曰,为肺痿之病",这个答复他说,你问这个呀正是肺痿之病。这个肺痿之病啊,我们拿现在的病名来说明的话就是肺结核,他这个肺啊,功能没有了,这个肺,我们是这个组织的,它都能有这个,接受,上焦受气于中焦,中焦还是胃呀,胃生出津液来,那么咱们中医是说这个脾给运输了,所以脾运津液到上焦,其实不是这个事,这是古人的看法啊,我们讲古人的书还根据古人这套,把这个经文弄明白。那么这个津液上来了,肺的功能好呢,它要吸收有用的,排出无用的,这咱们中医说呀,这就是津气四布。那么这个肺有病了,它功能没有了,津液来了,为肺的热所熏烧,就变成一个浊唾涎沫,就变成这个东西了,这纯粹是肺病,有病的一种反应。他说有热是有热,他也口舌干,后头有的,但是他所以有浊唾涎沫,正是我说的这个肺痿的病,他有这么一种情况。

这是第二节,第二节说的是肺痿病啊,我们就肺痿病的认识,第一个他有热,第二个咳,吐涎沫。头一个他不说的吗,热在上焦,因为这个咳才为肺痿,咳这是一个要紧的证候。那么这一段说明呢,不但咳有,要是吐浊唾涎沫,浊唾涎沫他这个东西粘的很,大概肺结核的病人咱们都看过,他那个痰啊,吐的非常多,多可是多,但是粘,特别粘,所以他搁个浊,浊唾涎沫。

他底下又说一个与这个肺痿相似而实不同这么一种病,就叫肺痈,这是咱们这个题目,肺痿肺痈,他把肺痿提完了,他提出肺痈来了。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实证。所以如果"口中辟辟燥",辟辟燥就是干得厉害,这个辟辟两个字啊,古人这个大学为辟庸嘛,干什么呢?要是明理嘛,这个辟辟燥与隐隐痛是个对立的关系,就是这个燥啊非常的明显。这个痛呢?"隐隐痛",它不是那么剧烈的痛。他说如果口中辟辟燥,口中里头干燥得厉害,就说明是热也是盛啊。那么咳,也咳,可是咳啊胸里头隐隐痛。那么这个病它不象这个肺痿,肺痿脉虽然数,它微。

"脉反滑数",他也象肺痿那个病,但是不是脉数而微,是反滑数。这种病啊不是肺痿了,"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啊,这个开始的时候不一定有脓血了,那么到这个病整个形成了,它要唾脓唾血了。这是肺痈,与这个肺痿是不同了。"脉数虚者为肺痿",说这两个病在脉上有一个显明的辨别,脉数是数,但是虚,这个虚概括的很多了,脉数而弱、脉数而微,都属于虚,虚就是不足了。而虚脉呢按之无力,这个脉跳得无力则谓之虚。那么这个脉虽然数,但是虚,这是肺痿的这种脉应。

"脉实者",脉不但数,我们上边说这个滑数,滑就是一个实脉了,都是一个太过的脉了。数之中而实,脉按着有力,这个滑也是有力的一种了。不只滑,脉大,脉紧这都算是一个有力的脉。脉实者这是肺痈,这就脉上来分辨这两个病,这都是原则上的东西。开始它讲这肺痿啊,就是津液虚而有热,那么同时呢他唾涎沫,咳唾涎沫,那么这把肺痿大概的情形他是交代清楚了。

与这个类似,也渴,但是不是咳唾涎沫,口中辟辟燥,它一咳嗽呢反而隐隐痛,那么他咳唾脓血,这类一系列的情况这是肺痈。那么就这两个病呢,有实有虚,都有热,一个是数而虚者,一个数而实者,这就说明这两个病。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痈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作这一些提问。他说这个肺痈也是咳逆,那么这种咳逆,你要是诊之,这个脉之就是诊之,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诊察的时候。你诊察他,你怎么知道是肺痈?第一个问题,肺痈有脓,怎么知道它有痈脓,为什么一吐脓了就要死,那么这个脉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脉啊?它就提这么几个问题。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

这是一小节,他就答了,先就脉上来说。他说寸口脉,还是我说的指的整个桡骨动脉说的,不是单指的寸脉。这个"寸口脉微而数",既微,这个微是又细跳得又无力,就叫微,它这脉的形也小,跳得也无力,这叫微。这个微啊,咱们头前也讲很多了在《伤寒论》,这都是津虚,津液虚,亡津液,脉微者亡津液也嘛,它这个虚脉。数还是热了,说诊这个寸口脉啊是微而数,这么一个脉,那么底下他就是分析这个脉了。

他说"微则为风",那么后边呢又说一个"微则汗出",这个研究过《伤寒论》的都明白了,这个《伤寒论》啊它本来是太阳中风,脉浮而缓,缓就是弱,或者脉浮弱,这是太阳中风的脉。如果这个汗出津液丧失太多了,脉就是由缓弱而变成微。所以他说这个微则为风,这就由于太阳中风丧失津液太多了,所以紧接着他就说微则汗出。那么太阳中风脉并不是微啊,只是缓弱而已啊,到不了这微的程度上,所以这样子就是由于汗出多了,所以这个微也正是亡津液,汗出多。那么这个怎么来的汗出多啊?由于太阳中风,太阳中风自汗出嘛,所以这个脉它才缓。那么汗出多了,它就脉就微了。

所以他底下解释啊,微则为风,就是中风了,就是太阳中风没脉了。那么所以然呢,这个怎么由缓弱变成微了呢?就是微则汗出,由于汗出太多的关系。他讲这个肺痿啊,就是得津液虚,主要在这一点。

"数则为热",后边又跟着一个"数则恶寒",总而言之他讲这个太阳中风表证。数是个热,表热病嘛,咱们这个无论太阳伤寒,无论太阳中风都是表有热了,咱们普通的感冒都是,所以咱们用发汗解表去热嘛。那么数就是有热了,那么为什么他又说数则恶寒呢?这个表证这个热啊非恶寒不可,所以说恶寒者,表未解也。咱们讲太阳病的时候,这是自然的,这个我讲太阳病讲过了。体表的体温啊骤然间高,与外边这个差距啊就是加大了,你看咱们一般人这个体温与外界,他习惯上不恶风,如果你这个体表的体温特别的高了,与外边的差距加大了,就感觉外边风之刺激或者寒之刺激,所以这个表证的时候,都是体表的温度特别高的时候,他没有不恶寒的,所以他说数则为热,数则也恶寒。他这两句话全是解释寸口脉微而数,这是外受风寒的这么一种关系,他解释这个脉。

风中于卫,呼而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中于卫"者啊,那么这个风邪开始袭人啊,侵袭到人体啊,它不能进到脉里头去,只是在脉外。这个脉内呢,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啊,所以都是卫先受病的。所以他搁个风中于卫啊,但是这都有语病,这才搞到后世风伤卫,寒伤营,其实这是有问题的,这个咱们有时间再讨论,现在咱们知道到这个。总而言之是根据上头,所以说人被风寒,就是得了表证了,太阳中风表不解的时候。这个表不解啊,这个表气就闭塞了,表气闭塞这个气就往上壅。咱们一得感冒,尤其咱们常遇着这种喘啊,那么吃麻*是一个道理,我们人这个往外,这个气息也旁出啊,我们体表它也出啊,同时也排出废物。你看人得天天沐浴,衣裳到时候也是要脏,那个脏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你排出的废物。那么如果你中风也好,伤寒也好,你这个体表啊闭塞,这个里外不通达了,不通达了应该从外边排泄的废物,以至于这气息它都往上来,壅逆往上,就是咱们后头讲的上气,咳逆上气。这个气是有上而无下,那变成什么了呢?就是"呼而不入",就是下边呼气不入。它气往上来,只能够呼气,吸气就困难了。所以它搁个呼气不入,这只是外受风寒指这个表邪说的。

"热过于营,吸而不出",这个热过于营啊,这个热伤了血脉了,伤及血脉,就要结为痈脓啊,这个肺痈后头有解释。那么热才伤血脉,这个外面的风邪它不会伤血脉的。那么这个热内入了,伤及血脉了,那么肺啊已经有痈肿的情况了,吸而不出。这个痈肿怎么的呢,这个肺啊能张不能合了,它就这么张,我们人一吸气啊,肺张,一呼气肺就合上。那么肿了,它光能张,它不能合,所以入而不出,吸气还能,呼出不能了。所以这两句话很不好懂啊,这个古人啊它尽在文字上啊,让你不太好懂,他下边就解释这两句话。

风伤皮毛,热伤血脉。所以然的道理,这个风只是伤皮毛,皮毛闭塞。皮毛闭塞,表气不通了,这个气都担负到肺上了,往上跑。所以这个气上而不下,只呼而不能入,就是吸气困难啊。我们临床上咱们常遇着这种病,都是吸气困难,这个喘呢都是吸气困难。那么这个肺痈呢,指这个热伤了血脉以后,这个肺它肿了,热伤血脉,在这里解释上文了,为什么热过于营,吸而不出呢?它就是伤了血脉,伤了血脉结为痈肿,这个肺啊能开不能合。这个呼吸啊,这个肺呢一吸气它开,一出气它合。它不能合了,你光能吸不能呼,出不来。

所以这两句话很不好讲,一般的书啊弄得乱七八糟的。所以他说热过于营,吸而不出,这个道理呢就底下这两句话,由于"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的关系,影响血脉,影响肺的本质上有痈肿了,他讲这是讲的肺痈了。

风舍于肺,其人则咳。这个风伤皮毛啊,它古人认为这个肺合皮毛,皮毛与肺是相合的,这个皮毛属于肺。那么虽然是风伤皮毛,但是它内舍于肺。那么要是搁在咱们现在这个话说呢,这个晚了我给你们解释,就是外感啊要是涉及到肺了,一定要咳的。为什么涉及到肺呢?就是方才我说的那个道理,这个表气一闭塞啊,本应该从表气排出的废物,都担负到肺上了,肺受不了了,所以越这个表实越厉害,中风到不厉害啊。你看这个《伤寒论》上,太阳中风没有喘,太阳伤寒必喘,所以麻*汤证无汗而喘嘛。它越这个不通,整个担负到肺上了,古人这个现象一致的,外边受风寒,就要喘,他就说风伤皮毛,内舍于肺,这个古人呢根据这么个现象他给的解释。那么这个实质呢,不是这个风来跑肺上藏着去了,不是这么个事。所以现在我们研究古人的东西啊,对他的规律我们必须把它搞清楚。

那么这个说法呢,古人有古人的说法,我们也要把它解释出来,但是是不是这个问题我看不一定。如我们受了外感,喘,那古人看到什么呢?这个风啊,虽然在皮毛,皮毛又合于肺,这个风啊就在肺上安家落户了,哪是那个事呢?这个在现象是有这个情形,这是规律。但是我们现在解释呢,应该更进一步合乎生理,我认为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风中于卫,就是中于表,那么影响人咳嗽,就是气不得于外达,它往上来,担负到哪,担负到肺上来。尤其我们人对于液体废物的排泄,不外乎这几个路道,一个小便排泄;一个汗腺排泄;一个就是呼气。我们一天呼气排出的水份挺多,我们方才说的那个口吐浊唾涎沫也是这个道理。这个肺子啊,没有那个正常机能,正常机能排出水份,水蒸汽啊,你看冷天往玻璃上一哈就知道了,你要哈它冒水珠。我们平时呢也是,不过它不见,有病了就不行了,它变成痰了,粘痰,这是肺有病了。

那么这个呢,说是"风舍于肺",这个在这个古人是这么一种看法,其实表不解,影响到肺上,影响肺可不是风的问题,古人这么看那也没有办法,要拿张仲景这两千来年了,一千七、八百年了,那个时候科学水平没有,全世界那阵也没有那么高的科学水平,古人在现象上掌握这种规律,这是事实。那么所以然的道理呢,当然是科学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他解释不出来。那么涉及到肺上了,那么人一定是咳的,就是表不解,上气,它就影响到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口干喘满",这个肺啊有热,上焦有热,有热他口就干。咳逆上气厉害了它就喘,由喘而变满,这个仅喘呢,这个胸里比较满了,这是胸的内压它扩大了。

"咽燥不渴",虽然口干咽燥,这都是肺热熏蒸之象了,但是胃里头没有热,热不在胃,他就不渴。那么胃有热,他必渴,所以这个白虎汤证渴还是里有热了,胃有热了。

"多唾浊沫",这个时候啊水遇到热,它就变成浊唾涎沫了,这就是肺痿之形成。

这一段就说明由外感可以得肺痿,也可以得肺痈,底下就说了。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子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这个"时时振寒"后头有解释,这个脓要是将成的时候,振寒,这是脓成,化脓的时候有这么种情况。那么这是"热之所过",就是咱们头前所说的热过于营,不是在表了,已经进到这个血脉了,这个热。这个热伤血脉嘛,血由于热为之凝滞,凝聚不通,不通为滞,蓄结久了它要变质了,就要结为痈脓,吐出来那个东西就象米粥似的。

"始萌可救",如果不是整个化脓还不要紧,所以始萌,开始啊是可以救的。要是整个的化脓成熟,非死不可,古人这么看法。那么肺痈这个病啊,我们现在按着内科学上观察啊,总而言之主要就是肺脓疡,这个病也是常见的,我们在临床上也看到过。肺脓疡啊,腐败性的气管发炎也有,腐败性的它也化脓,那么大多数是属于肺脓疡这一类的。那么这个在开始见点脓,它没成熟,用排脓的法子是可以治的。以前有个同事呢,姓王啊,我给他治了,他就得了肺脓疡了,他就吃排脓药嘛,后头有苇茎汤,这中药挺好使。古人说这脓成啊,不是那个僵化脓,僵化脓不算整个脓,脓已成就是整个变成脓了,那溃烂的不得了了,那个时候是难治了。

那么这一节,你们要好好看一看,有几句话很不好明白,头一个"风中于卫,呼气不入",这句话它就是在风伤皮毛这个时候表气闭塞,这个气不得旁通,它往上逆。所以这病名起的非常好,肺痿肺痈咳逆上气,就是这个上气两个字,气是能上不能下,能上它只能呼,不能吸啊,所以他搁个呼气不入。第二个呢,它入啊,热伤到血脉了,就痈肿了,肺的本质要发生病了,它一肿啊,就光张了,不能合,能张而不能合,这肺一张就吸气,肺一合就呼气。肺子这个张合配合人这个呼吸这个呼入。它能张,光能够吸而不出,所以这两句话很不好解释。旁的没有什么,这一段它主要说明什么呢?属于伤风不行变成痨啊,这个肺痿肺痈这个病啊,也都由于外感来的也都不少,这个就说明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只是这个风寒在表,这就是咱们说咳逆上气这套治法了,后头有的是,小青龙汤啊,厚朴麻*汤,射干麻*汤都是的,咱们说是外邪内饮啊,这类的反而都有内里都有水饮,那都是咳逆上气。

底下这要讲具体治疗了,治疗呢什么病都有了,它同时也要讲咳逆上气了。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这是一段。

这个"上气"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风伤皮毛,风伤皮毛它表气不得外达了,气往上来,这个上气都喘呢。这个喘全是呼易吸难,就是吸气困难。那么这种病呢,"面浮肿",同时有水气,有水气就是里头也有水饮。这种病大概都是啊外感外邪,内里头有蓄饮,咱们后头讲水气篇就会讲了,风气相激嘛。这个水不是外边来的了,这个人根本就是里头有停水,又遭风寒,常常发生咱们说的这个痰喘嘛,哮喘这时候就发作。这边讲的就是这个,面浮肿,这个水气已经外现了,脸已经浮肿了。"肩息",这是虚到家了,什么叫做肩息呢?这个息啊,一呼一吸谓之一息,那么这个呼吸得用肩,摇肩,这个吸气相当困难啊,吸摇肩嘛,那是喘得厉害了,那按着现在的话说就是喘得厉害,摇肩,一肩一吸,古人这个炼字啊,是千锤百炼,所以它这个书不好读就这样了,一肩息,这是虚之极了,这种喘啊够重了。"其脉浮大",这个浮大,这是邪盛了。不只这个肺里头有毛病如此,我们在临床上啊是慢性病,慢性病没有不虚的,如果脉浮大,滑数,都不好。所以别怕这个脉,啊呀这么虚啊,那不要紧,它这个病久人虚脉也虚,这是正常的。那么这个人虚到这个份上了,而脉浮大邪盛,就是正虚邪盛,这个病就不好治了,所以说"不治"。这在古人怎么看法呢?就是人的正不胜邪了,不能胜邪了就不行了,所以咱们治病也是啊,总是要扶正祛邪,这个邪太盛了,你扶正都不好扶,你一扶正啊它邪更凶。你祛邪他人受不了,人虚到家了,所以凡是这种虚弱的病而反脉浮大,这不是好现象了,不治。

"又加利,尤甚",如果同时这个人他下利,那更坏了。再下利那更虚了,谓之重虚啊,那可以说非死不可了。这个下利,尤其这个哮喘,那么个虚的样子又下利,他这个胃也败了,胃坏了,这个胃它是一个后天之本嘛,那所谓重虚脉再浮大,那就怎么治啊?没法治了,尤甚,那更厉害了。这都是原则的事,在临床上这东西很有用,我们遇到这种久病,不是新得的感冒,新得的感冒脉浮大怕什么,解表药里头加点去热的就行了。这都说的是慢性病,慢性病脉反而浮大,这就是正不胜邪,这种病要多加小心,咱不能说准死,总而言之这个病是个麻烦。你假设他更有其它的虚,尤其这个中气虚,胃虚更坏,这是原则上的东西。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上气、喘",这个就象小柴胡了,象小青龙加石膏证之类的。"而烦躁,属肺胀",那么这种的病啊属于肺胀,肺胀古人这是个病名。这个肺胀据我的体会啊,有的说是肺气肿,古人也不想,也不懂得肺气肿。他这个喘呢,胸它就胀,这个喘由于呼吸困难,胸腔这个内压增高,他就讲觉得胀,胀,烦满,古人管这个叫肺胀。那么这种情形,"欲作风水",这个风水啊,我们详细的在《水气篇》里头来讲,什么叫风水呢?既有外感,又有水气,古人管这种病叫风水。水气什么?就是身上浮肿,要么头一段面浮肿,那也是水气。那么他说欲作风水,水气还没有现出来,但是从这个上气喘而躁,肺胀这种病胸特别满,胀满这个大概都是内有饮的关系,内头有痰饮,《痰饮》那一篇咱们也没讲,大约后头都有。那么如果人内有痰饮,外感风邪,这就要发作所谓外邪内饮交相危害的这种情况。如果饮特别的厉害,将为风水,那么饮不太厉害那它未必然会成为风水。冲它这种说法这类的病素有内饮,又感风邪,这样子他才上气喘而躁,这是属于肺胀,这恐怕要发作风水。发作风水也好,不发作风水也好,这类病都得发汗,那么后头很多方子,到时候咱们再来讲,这很多了。咱们小青龙汤也是外邪内饮,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嘛。他这个上边这两段都讲这个咳逆上气,讲完肺痿肺痈了,又讲一般的咳嗽,喘。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这一段呢,不是肺痿,这个注家也是搞错的多,又说肺痿又出来冷的肺痿,哪是那个事啊?冷的不叫肺痿,开始呢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这个把定义搞清楚了,没有热怎么能叫肺痿呢?他这个说的很明白这一段,他形似"肺痿吐涎沫",吐涎沫是肺痿的一个症候,那么这个人呢也吐涎沫,象肺痿吐涎沫一样,但是"而不咳",这一句话就把这个肺痿否定了。肺痿它非咳不可,不咳它不关系到肺了。那么这个人光吐涎沫而不咳,同时呢里头也没有热,这人也不渴,那么为什么吐涎沫呢?这个吐涎沫啊,他底下有解释,他说这是啊肺中冷。肺中怎么冷啊,主要在中焦,还在胃。这个胃虚就要停饮,就要停水,而且胃虚这个水呀就往上来泛,上泛它就要波及到肺,吐涎沫。咱们说是寒饮射肺嘛,这是后世注家这么样子说嘛。就是这个胃虚,这个水都往上泛,那么这一段主要就是说明这个问题,你看这个方子就知道了。他说这个啊形似肺痿吐涎沫,但是不咳,那么这个人也不是里头有热,里头也没有热,

"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假设由于胃虚停饮的话,这人呢一定是小便失禁,遗尿,小便数。什么道理呢?它是"上虚不能制下"。这是古人呢,这个胃啊,这个书大概《五脏风寒积聚》里头有,这个上焦啊也得受中焦气,那么上焦它自己不能生津液啊,这个方才我们讲肺也是一样啊,它都是胃生津液,我们消化水谷嘛,这水谷之气,由胃来在发生一种变化作用,它生出来之后呢供给上焦,那么下焦呢也秉中焦之气,下焦它也没有这个办法,下焦的一切的机能啊也全是中焦供给,明白这一段,他形似"肺痿吐涎沫",吐涎沫是肺痿的一个症候,那么这个人呢也吐涎沫,象肺痿吐涎沫一样,但是"而不咳",这一句话就把这个肺痿否定了。肺痿它非咳不可,不咳它不关系到肺了。那么这个人光吐涎沫而不咳,同时呢里头也没有热,这人也不渴,那么为什么吐涎沫呢?这个吐涎沫啊,他底下有解释,他说这是啊肺中冷。肺中怎么冷啊,主要在中焦,还在胃。这个胃虚就要停饮,就要停水,而且胃虚这个水呀就往上来泛,上泛它就要波及到肺,吐涎沫。咱们说是寒饮射肺嘛,这是后世注家这么样子说嘛。就是这个胃虚,这个水都往上泛,那么这一段主要就是说明这个问题,你看这个方子就知道了。他说这个啊形似肺痿吐涎沫,但是不咳,那么这个人也不是里头有热,里头也没有热,

"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假设由于胃虚停饮的话,这人呢一定是小便失禁,遗尿,小便数。什么道理呢?它是"上虚不能制下"。这是古人呢,这个胃啊,这个书大概《五脏风寒积聚》里头有,这个上焦啊也得受中焦气,那么上焦它自己不能生津液啊,这个方才我们讲肺也是一样啊,它都是胃生津液,我们消化水谷嘛,这水谷之气,由胃来在发生一种变化作用,它生出来之后呢供给上焦,那么下焦呢也秉中焦之气,下焦它也没有这个办法,下焦的一切的机能啊也全是中焦供给,痿还有冷肺痿,这是瞎说八道,没有这个事,这不要信。

"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你看看这个治疗,这个甘草干姜汤是理中汤的一个基础啊。这理中汤就是甘草干姜汤的一个加味啊,甘草干姜汤加人参、加白术就是理中汤,理中者理中焦嘛,治胃,它不是治这肺,哪来的治这肺啊。他不是那么虚,就寒,所以他用甘草干姜就行了,可是甘草大量用了。"若服汤已渴者",胃恢复了,渴了寒去欲解了,就是胃里头没水了,没水这渴既不关乎肺,又不关乎胃,这属于消渴门类中的事,你到那去看去吧,治渴的方子有的是,看看怎么一个渴你怎么治,这个不在本段讨论之内,所以不详细说了。这一段本来挺好懂,可以大家注的把这个书弄得乱了。他这个咳逆上气往下讲,那么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肺痿的病,吐涎沫,也象肺痿,可这个他光吐涎沫啊,这个实质上这个涎沫与那个浊唾涎沫也不一样,这个唾涎沫它不是粘的,那个浊唾涎沫,它是有热的加工了,它是浊唾涎沫。这个就是涎沫,这个它不是一个特别胶粘的那种粘痰,不是这种样子,这个不是肺痿。这个甘草干姜汤这个药很好使,我们在那个甘草干姜汤加上这个茯苓、术就是苓姜术甘汤了治遗尿,也治小便频。后头也是讲咱们有那个所谓肾着汤了,就是根据这个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加味,所以这个药治小便频,它总而言之呢是个温中,恢复胃。这个方子在《伤寒论》里头讲过了,这个方子好懂就两味药,干姜和附子这两味药都是大温性药啊,这两个药搁一起用当然力量更大了。只是用干姜,这干姜偏与治呕,这个附子呢偏于温下,所以这个下利用附子的时候多,呕吐用干姜的时候多,所以胃寒大概用干姜的时候比较多。大量用甘草,这甘草是甜,甜以养脾嘛,这个甘入脾,它也就是同时治胃,还是辛甘搁一起,就是温胃治胃。底下这个方剂才是具体治疗了。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汤主之。这个方子很多用了。这个水鸡呀就是青蛙,咱们田鸡就是这类的东西。"喉中水鸡声",就是痰鸣,喉中痰鸣啊,就象青蛙叫唤的那个声。我底下遇到过这么叫唤的,我们用这个方子,不必准要青蛙鸣这么厉害,还不用。这个所谓"咳而上气",这也是指的是外邪内饮,内里头有痰饮,外边感外邪,有表证,就是咱们按现在话来说有表证。那么外邪激动里饮,两方面的问题,一个表气不通,它要上气,那么勾动内饮更厉害,那么咳逆上气,咳而上气,咳逆气只有上而无下,就是喘了,那也非喘不可了,不过是呼易而吸难,大概都这样,一般的咱们遇到这个外感性的喘呢,全是这样的,都是,你们问问病人就知道了,全是吸气困难。那么他如果喉中有水鸡声,就是凡是喉中啊湿鸣、痰鸣,我们就可以有用射干麻*汤的机会,这个方子最好用了。但是咽喉挺利落,不行,我们对这个哮喘呢一般的有外感,有这种表证的情况,这个方子但凡它没有热,放胆可以用,因为它温药多啊。那么如果有些热呢?可以加石膏,这个方子我常用,挺好使。我们分析分析这个方剂。

射干、紫菀、款冬花、五味子这四味药啊,都治咳逆上气,全治上气啊,也治咳,咳逆上气。可是尤其是这个射干,它是一个微寒的一个药,它能够去热清咽,它这个去痰的力量相当的好,能够开咽,古人这个《本草》上说是咽中解气,搁个解气。所以这个咽喉不利啊,有些痰鸣,用这个方子最好就在这一点,它是以射干为主药的。那么另外呢,你象这个半夏、细辛、生姜这都是逐饮,就是去饮,去饮降逆,呕逆、咳逆它都治嘛,所以你不去内饮也不行,它用半夏、生姜、细辛,那五味子也去饮啊,但是它是收敛药,它没有这个半夏、细辛这个药有力量。所以这个方子啊外解表,它用麻*,内去饮,用这些药。同时正面它治咳逆上气,用这个射干、紫菀、款冬花、五味子,所以这个方子很好。不过它有一点,这个细辛啊,少用也是没多大作用的,细辛呢它是用三两,三两咱们现在用的是三钱了,三钱用四钱也没关系啊,我们一般用搁二钱就行,虽然我们尤其初学的人呢,你要太多了,它不给你,所以说细辛药死人,纯属瞎扯。细辛这个药是个芳香药,它通窍,它怎么能憋死人呢?它通关窍这个药,治关节疼嘛,通利关节,它去水,但是没有水你用它是不行的。那么这个药呢辛,细辛嘛,这名儿就叫辛嘛,细辛嘛,辣,拿舌头一舔,麻舌头。因为麻舌头,这是有*啊,哪是这回事,它没有*,这个药列入上品,可以久用。《本草》里头上品药都可以久用,没有害处。这也不知哪一个人拿这个药药死人了,药死人不一定是细辛呢,什么药都能药死人呢,你不对证都药死人,哪专门针对细辛吗?把这个细辛规定不能过钱,过钱这能把人憋死,真是瞎说,我用这个份量都是普通,常用。我这岁数也算不小了,我没有遇到过这个麻烦,尽管用,没错。但是要是真正的热证,不行,这好比你用大热药,别说用细辛,你用姜枣都差劲呢,是不是?真正的白虎汤证你要那么用行吗?这个辨证要紧的,所以它搁一个喉中有水鸡声,有水、有痰、有饮,这个痰饮就是水啊。他胃里头有这些东西,你不用这个哪行呢。你得辨证,不是随便哪一个药就治喘了,哪个药就这么,那就糟糕了。如果我们遇到这个喘挺厉害,这个痰呢?湿鸣,用这个方子没有什么大错误的。我们开始学,就我说的细辛可以小点量用,用个现在说是四、五克,五、六克,没问题的,它真正有点热,不太热,加点石膏这个方子也能用,不是不能用。你看这个方子就看出来了,这个方子并发不大汗,它没有桂枝,你要搁上石膏,它更不发汗了,不用看这个麻*四两,四两就现在四钱了,它不发大汗。这个麻*啊和这个药让温病吓唬的人都不敢用了,尽管用,没事。我这回得感冒,我就吃四钱麻*,我也没咋地,要不这么吃我这感冒不会好的这么快,这方子很好,常用这方子。短气,偏于内里的痰太盛了,时时吐浊,这个痰没完,浊痰,而且也是胶粘得厉害,特别得多,以至于不得卧。它这个内里头的饮特别多啊,你要坐着,水性是就下呀,它在胃底下,它不往上压迫,你还能出气,一躺一压迫,你就受不了,所以内里水邪重啊,都不得平卧。那么这个情形,先去痰也是个办法,这个皂荚丸就是。不过这个药啊,一般用起来有点燥,同时也是下水的力量挺重,所以后世说它不驯,一般都不用,不跟用葶苈,葶苈泻肺也行,葶苈大枣,这个药的意思相通。它用皂荚丸就是,皂荚它用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这个用法相当好的,别看它量大,它吃的是丸药,不是这八两都给他吃了。炼蜜为梧桐子那么大的丸,以枣膏和之,这大枣这个药啊也去水,十枣汤也拿大枣配,同时呢它能制药的猛烈,能够缓其峻烈,所以古人配伍这个药相当好。所以既炼蜜为丸,为什么用枣膏来和之呢,主要的原因是就在这,这个枣啊、甘草这类药物都能起这种作用,但我们去痰去水,甘草不行。甘草它不利于去水。所以甘草大量用,这人还能浮肿呢,小便少。想去水,不要用甘草,用大枣,都是甜药,甜药都能够安中啊,所以这个配伍的法子是挺好的,也不至于有什么大毛病,去痰是相当有力量。这是说是,在咳逆上气,痰粘壅盛,以至于时时得吐而不得卧,可以先去其痰,然后再讲善后之治。咳而脉浮者,厚朴麻*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这是一节。咳而脉浮为在表啊,在表得解表,但是这个说法也是非常得简约,那就是一般咳嗽,我们就用厚朴麻*汤啊,也不是的。那么这个方子与小青龙汤很类似,主治差不多。当然我们要参考小青龙汤的应用。这么一种咳逆上气可以用的,所以不是说是咳嗽就用的。咳而脉浮是在表,也是有内饮,没内饮这个方子也不行,我们分析分析这个方子知道了。所以它与小青龙汤的不同啊,它去了桂枝,去芍药。去桂枝,这个麻*这个药要配伍桂枝发汗厉害,它去了桂枝,反而加上石膏了,这个发汗作用就很小。那么小青龙汤也有加石膏的,小青龙汤烦躁的话加石膏,它不烦躁没有加石膏。那这个加石膏呢,这个方剂也是烦躁,但要是麻*要是配合大量的石膏啊,反倒治汗出,咱们看那个麻杏石膏吧,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它那个有麻*还治汗出,它就是没有桂枝,它有石膏。那么这个方子呢,我们根据这一点,不是个大发汗药。另外它加上杏仁厚朴,杏仁厚朴咱们知道都治喘的,所以这个方子偏于治喘。那如果近似小青龙汤证,不需要大发汗,而喘反倒重,可以用这个方子。所以我们临床上,对这个方剂你得弄清楚。那么这个方子呢,比较上说,比小青龙汤用起来还平稳得多。那其它也是大同小异了,它搁小麦又是补虚了,小麦还是有些营养,旁的作用也没有。也就是说小青龙汤证无需大发汗,而偏于喘这方面多的话,可以用这个方子。我们用的时候要根据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就是咳逆倚息不得卧了,表不解这类情况,心下有水气。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脉沉,脉沉不光是在里,我们讲到后头《水气篇》就有。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啊。这个水饮也能致咳,这个水饮往上压迫横隔膜,比如胃虚停水多,压迫这横隔膜,人这个呼吸,我们方才讲,肺一张一合,一合的时候肺往下,往下横隔膜也得随着它往下,可胃里有水,往上压迫,横隔膜不得往下,呼吸就困难不舒,它也影响咳,影响喘。那这个脉沉指有水说的,所以用泽漆汤。泽漆汤就是个下水的药,这个方子也很有意思,它以泽漆为主,这个泽漆你们看看用多少,三斤,这个泽漆又叫猫儿眼,这个药非常好,利水不伤人的,所以它大量用,搁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取一斗五升。古人这个一斗就是咱们这个茶杯四茶杯,一升就是一茶杯,你看我们现在喝药,古人说每一回饮一升,一升就一茶杯,不是现在那升斗,大升,那人得撑坏。用这个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单独搁的,这个泽漆,汁汁。另外半夏、紫参,也有搁紫菀的,生姜、白前、甘草、*芩、人参、桂枝这些药各三两。它把这几味药啊,弄碎,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这个泽漆不是先煎了嘛,那药汁里头加这些药,再煮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这个要频服。一回吃五合,到夜把它吃完。所以这个药很平稳,我们看分析这个药,这个药啊,既用泽漆下水利小便,同时用人参、甘草、生姜,这是健胃啊。凡是里有停水,都是胃虚,所以用这种健胃的药。其它的药啊,都是下气止咳,你看半夏啊,紫参啊,白前啊。*芩它不是,它是协同泽漆去热,内有停水,常常,热也是。这个咱们《伤寒论》里有。胁下有水气,表不解嘛,这个表热不除。所以也搁点*芩啊,佐泽漆以去热。另外搁些健胃安中的药,恢复胃啊,胃不恢复还停饮,这个水去了,旁的水还生。那胃恢复了,它就不再停水了。那另外有下气止咳的那些药,半夏也下气啊,同时它也去水。所以这个药主要是安中健胃、利尿止咳、下气止咳这么一种主治,这个方子也挺好。这就是说,我们在治一般的咳嗽喘的时候,他这个脉啊都是原则上的,如果浮,你还得在表上求。它只举一个厚朴麻*汤,不一定厚朴麻*汤。如果像我们头前讲的,喉中水鸡声呢,你可以用射干麻*汤也一样啊。那么其它的是小青龙汤证,用小青龙汤也一样。它这个举个例子,所以《金匮要略》它这个书啊,不那么像《伤寒论》讲的那么具体。因为你有了一般的知识了,有了一般的对于辩证施治的认识了。所以这个书啊,就是提一个纲领而已。那如果里头有水呢,那你就去水嘛。它也举个例子。你看我们去水的药也有的是啊。你像咱们在后头的《痰饮篇》里头就有了。苓甘五味姜辛夏,这都是的。

"大逆上气"这个"大"是个"火"字,这是对的。《医宗金鉴》它说的也是"火"对,那是合理的,应该改,不是个"大"。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这个就是治肺痿这一类的。火逆嘛,上焦有热,因咳为肺痿。"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这个咽喉不利啊,它是火逆上气,就是我们头前讲的那个肺痿,咽干口燥,口燥咽也干,同时呢还有痰。这个痰呢,你越噪子干,这个痰粘?这就是没办法。所以这个痰呢,缠绕着不去,这么个不利。所以火逆上气,这个气往上,但是有热,所以咽喉啊,特别缺津少液的那种干。而且还有痰粘浊唾,被那缠绕着,卡不出咽不下,挺难受。止逆下气者,这个方子主要是止逆下气,同时也是滋阴养液的,麦门冬汤主之。这个方子咱们又常用了。麦门冬七升,麦门冬这个药啊,它是一个甘寒,咱们补胃阴嘛,它是甘入胃,津液亏损。那么这个药与生地啊,瓜蒌根就是花粉啊,都看得差不多,但各有不同啊。这个是滋阴以治咳为主,比方人有咳嗽,嘴也干得厉害,你用麦门冬。你看那个,干得厉害,他渴那是花粉。也干,他有血症,拉丝血啊,或者是鼻衄啊,那是生地。全是滋阴的,个个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临床上,原则上滋阴如何如何地不行,你得根据这个情况,各种药物不一样。那这咳逆而咽中干,这是麦冬的一个主症,所以我们临床上常遇到咳嗽吃麦冬,是不对的。他在湿润的时候,津液还没到那个时候,你吃麦冬哪行啊。越吃,咳嗽越厉害。那现在有很多的养肺润燥啊这种办法,那不是治急病,慢性病可以,这指的是肺痿说的。所以它主用麦冬,大量用。他搁七升,那七升有的东西啦,这一升啊就是那个杯半杯吧,一升。小茶碗是一茶碗,一升,七升七碗。这个麦冬要是七茶碗,这东西也够份量的啊。所以这个药,我有体会,在临床上,小量用没用,反倒耽误事。一般我用都是起码六七钱这么用,还可以多用。半夏是下气,一升,一升就一小茶碗这样。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它这个方子,一方面健胃安中,这个人要是津液亏损啊,这个健胃是必要的,认为这个津液生成啊,你非胃好不行,胃要坏就不行了。所以它是标本一起来的。拿麦冬呢它治其标了,搁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这些甘药,健胃,这是治其本。胃气不恢复是不行的。半夏下气,所以这个方子一般肺结核是有用的机会,但是肺结核要是用这个方子时,效是真有,你们试试,可是这病人救不活了。你看肺结核真是骨瘦如柴啊,到末期的时候,这个药真好使。这个药,就是咱们所说的炙甘草汤都行。他吃了真好,但他吃来吃去就不行了,到末期,不是药所能救治的。一般像竹叶石膏汤啊都挺好使,我都用过。这方子不到那个阶段吃,也有好的。它的确能够下气治火逆,的确起这个作用,也去痰。讲不完了今天,再讲两节吧,把桔梗汤讲完。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这个葶苈大枣泻肺汤跟我们方才讲的皂荚丸是一样,都是祛痰为主。但是葶苈呢,有些治咳嗽作用,它不但能够下痰,还能治咳嗽。它说肺痈喘不得卧,那这个不是在脓已成的时候,脓已成了这个药不能用,那就得排脓,吃下水的药不起作用。这也就是痰粘壅盛,肺痈也好,不是肺痈也好。一直吐痰而不得卧有用葶苈大枣这方子。这葶苈下水也挺猛啊。它也搁大枣。这个用的是汤,不是丸,这比那个药(皂荚丸)更有力量。这个葶苈还是好药,它没有多大*,不像甘遂大戟芫花那*都挺重的,这个问题还不大。但它也是个峻下药,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顶好配上大枣配丸药,去痰还是好的。我们临床上用啊,用三钱二钱的问题不大,我治喘也常用,痰多的也常加旁的药物。它这个配制法也挺细腻的,它把那葶苈啊,熬令*色,熬了就是去它峻,力太猛了,就是制一下。捣丸如弹子大,就像弹弓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把这个枣不要了,光留这个枣汤。然后把葶苈丸搁里头,如弹子大嘛,就是那一丸子,顿服。这个做法跟皂荚丸差不多。这个大枣就治葶苈的峻。不是说肺痈就要用这个方子,这是错的。它就是痰粘壅盛而不得卧,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机会,肺痈也好,其它的咳逆上气也好。但是吐脓的时候,这个方子不要用。它底下讲了。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这个真正治肺痈。咳而胸满,咳得也相当得凶了,咳已经促生胸满,就是我说的这个胸内压增高,那个咳嗽不厉害都达不到这个程度。振寒脉数,我方才讲了,这个振寒都是酝脓的时候,脉数就是里头热,有热了所以外面发振寒。振寒就是战,人寒得厉害。这也是酝脓时的一个症候。咽干,它这个热在肺啊,肺往上熏,他咽也干,但它不在胃,故不渴。时时浊唾腥臭,这是指脓了,浊唾、腥臭,胃气不好,它就脓嘛,再久的话,吐脓就像米粥似的了。那见着脓的那肯定是肺痈了,那只能排脓,桔梗汤主之。桔梗这个药咱们也常用,这个桔梗它就是排脓,排脓排痰。所以已经见着脓了,只能排脓,没有第二个法子。这也是其中一个方子,一个桔梗汤。那在这个书上呢,在《肠痈篇》里头,有排脓散、排脓汤,当然也都可以用了。在这个附方里头,后头有个苇茎汤,我认为那个方子最好,那个方子去瘀排脓。我们今天就讲到这儿了。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其人喘,这也是外邪内饮的一种病,这个热挟水气壅逆于上。

在后面,"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古人呢认为半夏这味药治眉棱骨痛,古人谓之痰厥,它就下痰饮,这个水和邪热不得出表,都是往上壅逆,最厉害了影响到两目,如脱状者,就是这个眼球就像突出来一样,就像掉出来一样。这个病是真有啊,在喘得厉害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那这种情况,越婢加半夏相当好使。这个越婢加半夏啊,越婢汤它本来治风湿的,风水,它是汗出,续自汗出,身无大热,这么一种表证。身无大热咱头前讲过了,不像阳明病那个蒸蒸发热,不到那么个程度,但的确是热在里了,它这续自汗出,阳明病法多汗,所以它这个药麻*配伍石膏呢。既有表证,里头也有热,但这个热没到胃家实那个程度,所以不到身大热。所以原文说的是身无大热,可不是说身没有热。不像阳明病啊,那个身大热那样子,不是那个样子,没到那种程度呢,但在里头有热。汗呢,也不像桂枝汤那个汗,它那个汗是由内往外蒸的,而且汗也多,跟麻杏石甘汤一样,汗也较粘,有味,臭。那这段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同时又有水气,就是半夏的关系啊,所以加半夏,半夏这个药啊下气也逐水,说是去饮了,饮也是水嘛。那用这种方子,假设遇到这种哮喘,脉浮大,浮大者,浮是表,大是里热,里有热它大,目如脱状,这就是热挟水气,不得出表,往上壅的。那到这一个症候,要用越婢加半夏。所以越婢加半夏汤的应用,指标就是目如脱状。越婢汤咱们讲过的啦,麻*、石膏、生姜、大枣、甘草,这就是越婢汤的原方。那另外呢,它加了半夏。那这个就是咳而上气,再喘,目如脱状,脉浮大的可以用这个方子。咱们这一篇书啊讲的全是关于呼吸气的病,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概括了这咳嗽喘了。

底下这一段。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主之。这看上去与上面的差不多。也是咳而上气,肺胀,它当然也喘,烦躁而喘。所以我们用这方的时候,光看病名啊这是不行的。这个是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而有热,所以有烦躁,就是不汗出而烦躁。它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个方子呢,用干姜、细辛、五味,一方面去水,所以水一去,麻*桂枝也发挥作用了,就能够汗出了。在这个基础上,也是咳逆上气而喘,从这几点上,跟我们越婢汤没什么分别。可那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而挟饮。这是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而挟热,它有热。这个小青龙汤咱们都知道的,就是一般咳嗽喘,吐涎沫,不得平卧,那么有表证,也是外邪内饮呐。那么这个我们用小青龙汤。但是烦躁,就是热,所以就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这方剂的应用啊,必须要注意的。你看这个没有目如脱状啊,那头前这个咳嗽喘,大致都差不多。那个脉浮大,这个脉也浮。有时还得分析,分不清。主要的呢,它那个水气的热比这个厉害,冲逆得也凶,所以目如脱状。那么小青龙汤它不是的,它只是咳逆倚息,后头还要讲的。所以小青龙汤在痰饮篇,它单去痰饮。越婢汤偏于治风热。所以两个方子应用的方证是不相同的。小青龙汤就是咱们以前讲过的,麻*、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半夏、石膏。这个方子是常用的。它主要偏于辛温,所以在临床上遇到这种一般的咳而上气啊,这种喘啊,偏于有热的,你用小青龙汤要注点意。它是偏于饮盛,心下有水气。开始在《伤寒论》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痰饮太盛,都支饮了。那这个人啊,口什么都不那么干,这个时候有用它的机会。真正有热,用它机会不多。要注意。老年人气管炎呢,用这个方子有时候很多。但它也有挟热的时候,你看这个烦躁,虽然一派都是痰饮这种象征,可以用小青龙汤。但它烦躁,烦躁这是一个石膏证的反应。因为有干姜、细辛这些药啊,它也不渴的,别看搁石膏。这个药呢,主要是半夏、细辛、干姜、五味,这些药啊,有镇咳,有去水,温中镇咳去水。另外以这个麻*、桂枝、甘草、石膏解表去热。既有表证,内里头也有水。这在《伤寒论》里讲很多了,内里有水,你要不兼去水,只是发汗,不行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常常的,你由于发汗,激动里水,也发展很多的,必须兼去水。这里面看些问题了,只是胃有停水,那用干姜、半夏啊这类药就可以。如果小便不利呢,还是要搁利小便的药。这在《伤寒论》讲很多。这方都常用。底下是附方,这个附方值得研究,很有用。这个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这见于《外台》。温温液液就是恶心,就是泛泛恶心。心胸这个地方老要吐,就是恶心的意思,温温液液。那么肺痿头前讲了,咳唾,涎唾多,那这个炙甘草汤和我们头前讲的麦门冬汤差不多,都是滋阴清热的这种法子,那搁现代话说就是育阴清肺。这种都是晚期,你像肺结核的末期啊,用这个机会的很多。咱们说外感啊,风寒啊,同时里头有水饮啊,这个方子用不得。所以不是哪一个药治什么病,张仲景的书主要辩这个方剂的适应证,具体的东西具体分析。那炙甘草汤在头前讲了,《虚劳篇》里头,在《伤寒论》中也有。这个方子用都起作用。假设是肺结核的末期吃这个药,救不了死,这个我很有经验,我不得专用它,但有效,那肯定。这是在《外台》上,它单独地提出炙甘草汤了,就是复脉汤了,可以治肺痿涎沫多,人不愿吃东西,心中老觉着温温液液,恶心。这都指的肺结核说的,指的肺痿嘛。《千金》甘草汤。就是一味甘草,这个甘草汤啊,甘草缓急迫,假如人不能吃东西,就像上边说的温温液液,老这么恶心,这个甘草有时候治恶心,也治吐。古人治噤口痢,有时候吃什么药他都吐,那怎么办呢,就是用甘草一味,随时把急迫的病情啊,但要是他能咽下去,他就不那么吐了,再吃方药就行了。所以一味甘草汤啊,它这种吐有个基本的情形,食道上也有痉挛这种情况,这甘草它也治这个东西。《千金》还有个生姜甘草汤。头一个甘草汤,没有提它治什么,就是搁在炙甘草汤后了。当然这个人也是恶心不欲食了,那底下这生姜甘草汤,这个提出来了,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这个咳唾涎沫也伤人津液,而且肺痿这个病啊,是上焦有热。咱们开始就说的这个,又由于津液有伤,它本来就是热而津液虚,这么一种的病,它再丧失些津液,咳唾涎沫不止,它这个咽干口燥更明显。那么这个咽干口燥用石膏的机会很少,它用白虎汤的机会很少,它虚证,所以古人都用健胃的法子,在后世医家对这个不很大清楚。因为它有生姜、人参、甘草、大枣,健胃,也只能够健胃,还能够生津顾液,它津液从胃上来的。到肺结核末期,人是不能吃东西,这种病我也遇到很多了。所以这个时候咽干口燥,你要用这个大量像白虎剂,这不行。吃完了胃更坏了,坏了它更不能生津液。所以它这个就是健胃滋液的法子,它用辛甘的药合用。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它也治肺痿吐涎沫,但证是太空。这个桂枝去芍药治什么呢,治脉促胸满。咱们这个《伤寒论》上有。脉促呢,偏于往上,上实下虚的那种病。所以这个胸满,不利于这芍药,所以芍药它去掉了。那如果肺痿咳唾涎沫,胸满,气上冲得厉害,胸满而咳唾涎沫相当得多,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你得有这些问题,只说肺痿咳唾涎沫不止,我们就用这个药,这是冒失。所以《千金》上唐代这个的时候啊,对这个方药的看法啊,就有些越来越远了,不像咱们研究仲景这个书了。这是《千金》那上提出来的,有用的机会,不是没有。比如这气冲得厉害,胸满得厉害,那么腑气又虚的人,这个时候涎沫多,人不得平卧,用桂枝去芍药汤加皂荚行的,去痰吧。否则不能随便得用,一看到肺痿吐涎沫,就用这个方子还是不行。因为皂荚这个药啊,它温燥。像肺结核这种病,它都是一个热,津液虚,你要用温性燥药,与它不怎么合适的。所以肺结核里头,你像小青龙汤用的机会都没有。就用麦门冬汤啊,炙甘草汤啊,这类的机会多。《外台》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在《伤寒论》中有的。巴豆、桔梗。它说桔梗、贝母,另外搁小量的巴豆,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这个与前面的桔梗汤啊,是一样,这个文字一点没错。那这是在《外台》上,它不是在仲景这一篇里头同时存在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是个攻啊,用巴豆。如果肺痈开始酝脓了,这个人不大虚的时候,这个方子可用,这也排痰排脓,但是得有实证,起码有大便难哪,大便干啊,人也不虚,真虚起来了,那还是用桔梗汤,这两个方子有虚实之分。那这个排脓呢,都有大量的桔梗贝母,它都是排脓。那看看这个方剂的注文就知道了。"右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这个巴豆这东西,相当得有力量,但它不很伤人,它是一个温性的泻下药。"羸者减之",太瘦弱的人啊,半钱匕也不要,半钱匕拿现在说,就是一半钱差不多。"病在膈上者吐脓血",如果脓在膈上,它也能使人吐,这个巴豆是又能使人吐,又能使人泻啊,吃了有时候上吐下泻。它说病在膈上啊,就能让他吐,这指是排脓了,指的脓说的。"膈下者泻出",那如果肠痈用这个法子也行的,它这个意思。那么膈下就不止上面的,胃痈了,肠痈了也可以从底下排除。"若下之不止",这个巴豆啊,下得相当猛峻,要是下得厉害的时候,喝点冷水就好了。这个我也亲身有体会,这个巴豆它是个温下的法子,遇上寒的它就解了,你喝点冷水啊,就是冷粥什么都行的,越吃热的越是厉害。这个巴豆以前本来是医家常用的药,小孩这种,像以前妙灵丹里头都有,搁点巴豆霜,它不伤,别看这个药挺猛峻,小量用它不伤人,尤其是把油提得干净,也不怎么吐,这个吐还是与巴豆油有关系。那这个就是所谓肺痈的治疗。肺痈治疗,如果实证,也还是以桔梗贝母排痰(脓),搁巴豆通便。底下这个方子挺好,这个《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这是偏于有热,偏于有热得用寒以解热。它说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它这个当肺的部位,外面身上甲错,里头不是有痈脓就是有瘀血。那这是一种肺痈,你可以用这个苇茎汤,这个方子经过实验是挺好使。在这个方子上你也可以加上桔梗贝母,也可以加。这个瓜瓣现在就搁的冬瓜子。这个主要的它是,你看苇茎啊,苡仁它是个排脓药,这个桃仁它去瘀药。这个苡仁还可以多搁,你再搁上桔梗贝母啊,也可以。苇茎、瓜瓣就是解热,瓜瓣你搁冬瓜仁它也排脓。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这个也恐怕后边出的,也不像书的原本,它写附方里头,当然也是附的。它说这个一身面目浮肿,鼻子也堵塞,流清涕,由于鼻子流清涕、堵塞的关系,所以不闻香臭酸辛,都闻不着。"咳逆上气,喘鸣迫塞",那么这个,它搁个肺痈,这个也不一定就是肺痈。那么或者在肺痈初期没有酝脓以前,有这个情形胸中痛啊,这什么,有可用这个。葶苈大枣泻肺汤头前讲了,痰粘壅盛啊,有可用的机会。它底下这个注啊,看来都是后人搞的了。"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这个小青龙汤,无论对肺痿肺痈都不怎么合适。小青龙汤见咳嗽门中,就是见这《痰饮篇》,这个附方是后头这说法,做的参考。但据我看,这个肺痿肺痈,小青龙汤用的机会是少得很,它虚热,它开始就说热在上焦。那么这一篇讲完了。讲完了,它主要是肺痿肺痈的治疗。它书里头也提出来了,这个肺痿,咱们方才讲的,像麦门冬汤啊,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它也咳唾涎沫,它很难咳。咽喉不利,这几个字搁得非常好。这也是一个约略,它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对这个肺痿的治疗啊,一方面,它津液虚,而有热,既要清热,又要滋润补虚,用其它的热药补虚是不行啊,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这个清燥救阴的法子了。它有一个麦门冬汤,它提出了一个,后面这个附方里头提出了一个炙甘草汤。这几个方子都常用。那么另有呢,旁的,不见于本章讲的竹叶石膏汤,都有用的机会。当然其它的还有了,对肺结核的初期治疗这书上就没提,那一般的大概用柴胡剂的机会多,你看胸胁苦满哪,它这咳嗽,一般的还是用,还是用栝蒌这类药多,配合小青龙汤用挺好。如果有这个热,特别盛,我们在小柴胡汤内配合这个。桔梗汤就是桔梗甘草两味药,这也是提出一个代表的方剂。在这本文上。在附方里又提出了一个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偏于实证,当然这个书里头还有别法子,像我们将来讲到肠痈篇就有了,排脓散、排脓汤都可以用。那它提出苇茎汤偏于有热,也行。这个关于肺痈的病的变化很少,就是一个脓已成、脓未成,就是前后的关系。脓未成以前,痰粘壅盛,我们可以用葶苈大枣泻肺这法子。那么这里面咳逆上气,这个书啊举得不少。有一个射干麻*汤,如果咽喉不利,喉中有嘶鸣的痰声,喉中水鸡声,就用射干麻*汤,这个方子在治哮喘常用。那另外呢有一般的咳嗽,这咳嗽啊在后世方书里头,遇到了咳嗽一定是治咳嗽,在我们临床上其实啊,要是由感冒而来的咳嗽,就先治感冒,感冒去了咳嗽自然就好。你不用盯上咳嗽,你把感冒也忘了这就不对,所以这书啊也不那么提,只提一个,它说"脉浮者,用厚朴麻*汤"。厚朴麻*汤这个方是解表的药物,主要是解表了,但它里头有加点止咳药,这可以给我们临床上指明一条道路。咱们临床上它要是感冒,感冒上我们讲过伤寒论了,它总有两个类型,不是中风这类型就是伤寒这类型。这个中风类型就是自汗出,有自汗的。没有汗的就是伤寒那个类型。有自汗的用桂枝汤这方法,没有汗的用麻*汤这方法,我们治咳嗽也如此。但是要更适应这个疾病,它有咳嗽,在这里头可以加止咳嗽药,那我们最常用的是葛根汤加桔梗,行不行的,行的。可是这个后世对方药的认识有时候出了问题了,它说桔梗是升提,那么明明这个人有外感,同时有咽痛,它也不敢在解表的方剂里加桔梗。怕它升提啊。我就遇着一个人,那我给人看病,我开葛根汤就加桔梗。他瞅瞅,他当了面没说,过后他和别人说,哎呀,我看他开这个方子,敢加桔梗,他不吐血啦?他说桔梗升提。不是那个事。所以你们实验实验。我们临床它有真正的外感,发烧怕冷,也非解表不可。那么这时有些嗓子疼,即使不在化脓的时候,你加桔梗是准行的。他如果再有点热就加石膏就行了嘛。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后世就把这个治上面的东西都认为是升提,它不是升提,桔梗升提什么啊。我们在解表药里,像桑菊饮都是这种法子,一方面它解表,一方面加点止咳药。所以我们在伤风感冒咳嗽中用这方子都挺好使,那我们在其它的解表药里也可这么用的。所以厚朴麻*汤也的一个例子。也不是说治咳嗽就是用这个,即使脉浮,也不是的。我们读这书啊,要活看。那么咳逆上气带喘,这个东西啊,全是有外邪又有里饮,全是这种病。那它举出来像射干麻*汤,跟小青龙汤全是,其实也得因证而施。我们说喉中特别的这个有嘶鸣痰声,那你得用射干麻*,这些方剂都差不多少,就是个药物加减出入的这么一个不同。没有其它的大不同。那么除去这个方剂还有没有,还是有,所以这个书不是说整个都到家了。刚才讲的麻*汤在伤寒论,不汗出而喘,麻*汤证也治喘。麻杏石甘汤也喘,它是汗出而喘。所以我们对于治喘、咳逆上气的这类办法,旁的方子还是有的。我们最经常用,我顶爱用这个葛根汤,这个葛根汤的药啊,它是发汗不燥,葛根这个药是一个清凉性的解表药,搁到麻*桂枝一起,它不那么燥,所以我更喜欢用它。那么就是由这个表证而来看这个咳嗽喘,那离不开用麻*的。就它咳逆上气,咱们讲肺痿肺痈那一节讲,它说"风中于卫,呼而不入",它上气啊,气往上啊,它表不通而往上,他就是能呼,吸气困难,是关于这类的都和表有关系。那么里头没有水饮呢?它这个喘啊,不足以像嘶鸣啊这样的厉害,所以这些都是外邪内饮的。那它也举几个例子,在这以外还是有的。是不是这个喘、咳逆上气就够了呢,这个书我认为还是不够的,后头还要讲,还有痰饮篇。痰饮篇也是为痰饮咳嗽,它也补这个不足。那么另外那个里头啊,我们还得结合《伤寒论》上来看。尤其是喘,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了。有的是关乎里证,咱们在讲阳明病篇的时候,腹满而喘,阳明病,如果这个胃这个地方结实,实在的实,不是石头的石啊,它压迫那个胸膈,就阻碍呼吸,这也是个喘,这个喘挺多啊。这在临床遇到很多很多的。有一个老头,他一直喘简直就动不得,上次给他开点泻药,那老头高兴死了,这种情况你就得吃泻药。所以在临床上,这个书啊,这地方没提,但伤寒论上提了,这个书约略,它不能把伤寒论整个拿过来补充这个,不是那样的,你这个书要前后看,它源起一部书,它先见于那个书了,这个就没有。我们研究这个呼吸气方面的疾病,我们应该前后观察,你得通过临床实践呐,很多的这种尤其是慢性的哮喘,常常有瘀血症。这可不只要给他通大便去实,而且还要想法加去瘀血药。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啊、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啊常用,这是我经常用的。那么如果它既有里边的病,同时又有外感,你可以合起来用,这个临床上也常有的。我们这个病人,他有老病在身上,就是哮喘,他畏风寒时诱发了,他着点风寒,把这喘勾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又有外感,他身上里头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个,大便还是干,该有瘀血还有瘀血,那么这该怎么办呢,你光解表也是不行,这就这几个合起来用。所以我在临床上常这么用,一方面你看我们方才讲的方子吧,如果有射干麻*汤证,你用射干麻*汤没错,它又兼大便也不利,大便几天不拉,舌苔有*苔,我们就是针对他各方面,你象舌头发青了,咱们说瘀斑瘀斑的,有瘀血。那么这时候你再加上祛瘀药一块用,都行的。我还有那么一个报告呢,对于大柴胡汤的应用啊,这里头有。那么一起用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分着用,治病就这样子,你说不能一起用,所以抓重点,一样一样治也行。临床上那个??活法嘛,自己临床斟酌的用。所以这一章大概它都有了,专治痰的,像这个皂荚丸啊、葶苈大枣泻肺汤啊。你像这个外邪内饮的它也讲了,大致各方面都有了。但是我们对书的研究啊,我希望大家这样子,我们既是研究的咳逆上气、肺痿肺痈,在旁的书上也找一些。把这个做个题目,是关于这个都拿来搁到一起,都看一看,更好一些。所以常常自己找出一些资料来,对这个病,对于这个治疗更能充分地理解。

医患互动,与我同行,勤求最佳诊疗方案!

欢迎荐稿;

欢迎疑难杂症交流;

欢迎加盟;

请扫码文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