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一、中医理论与免疫
(一)邪正学说与免疫
中医学把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防御和清除名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归于“正气”,简称“正”,将破坏人体内部及破坏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归之于“邪气”,简称“邪”。疾病的发生及其变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邪正矛盾斗争的反映。正气的含义很广,包括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及营卫之气等等。它既然指的是人体一切功能活动和抗御病邪的能力,所以也必然包括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内。邪气有内邪、外邪之分,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物质属于外邪,自身抗原属于内邪。中医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正气能驱除外邪、内邪,维护人体健康。
现代免疫学提出了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监视功能。防御功能是指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中医所说的消除内邪、正气抵抗外邪的作用相类似;自稳功能,就是清除自身抗原,稳定内环境平衡,与中医所说的正气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相类似;免疫监视功能是清除突变细胞,以免发生肿瘤,与中医所说的正气协调脏腑经络气血,使机体不致形成痰积血瘀,以免发生“积聚”(肿瘤)的作用相类似。中医学也将抗御外邪入侵的正气称为“卫气”。《素问.痹论》指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傈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说明卫气是防御的主要成分,它不仅能在体表起屏障作用,亦可在机体内部与病邪斗争,发挥免疫作用。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是邪正斗争的结果,机体免疫系统对疾病过程的影响与此基本符合。
(二)阴阳学说与免疫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总纲,它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闸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阴阳两者相互调节,在对立中取得动态平衡,从而使五脏六腑的功能趋于正常。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排除异已抗原性物质,维持体内外生理平衡与稳定,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所以免疫也受阴阳平衡规律的调节和支配,可以认为免疫是人体阴阳平衡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参与免疫的各个器官,它们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赋予免疫细胞既能防御外侵的微生物又能保持自稳机制及免疫监视功能,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型,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抗体等体液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它们既能促进免疫作用,有时又能起反馈的抑制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平衡则健,失衡则病,其关系与中医的阴阳学说相符合。
近年来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学说,已证明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也有内分泌激素受体等,而淋巴细胞又能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神经肽类物质,即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彼此都能相互调节、相互影响,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得以进行。这种相互关系,更说明了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及其科学性。
(三)藏象学说与免疫
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器在名称上虽然相同,但在生理及病理上含义都不完全相同。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包括几个脏器的功能,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几个脏腑之中。因人体的气是由肾脏的先天精气、脾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构成,所以肾、脾、肺三脏与免疫功能关系较大。
1.肾与免疫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骨髓,主水,主纳气,与精、神、气、血、津液等有密切关系。肾气盛衰关系着人体的生、老、病、死。肾是全身各脏腑根本,肾藏的精气能激发和推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近代肾本质的研究认为:中医“肾”与遗传、造血、神经、内分泌、免疫、生殖、呼吸、水液代谢、能量代谢等有关。从免疫方面来讲,有人认为肾是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垂体能分泌神经递质和激素,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已知人类淋巴细胞上有神经肽受体,同时它又能释放类似神经肽物质,从而相互受到调节。人类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都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它们的发生、成熟与骨髓中微环境有关。结合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说明了中医肾与免疫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久病者多肾虚”,肾虚型病人免疫功能受损较多,应用补肾益精药物可以改善其免疫状态而显疗效。
2.脾与免疫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统血,主肌肉,说明脾有消化饮食吸收精华以选养全身的功能,又能统摄血液具有生血及维持血液正常循行的功能,是气血津液之原料供应者,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组织得到营养,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正气的强弱也有赖于脾的滋养,脾胃虚损则影响正气的抗病能力,所以脾与免疫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都强调了脾对病邪的抵抗力。现代医学对脾的研究认为,中医的脾应包括现代医学的脾脏、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等,这些器官都是免疫的组织学基础。实验也证明,脾虚型患者,不仅在临床上有便溏、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表现,其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应用健脾理气方药,可以得到改善。
3.肺与免疫中医认为肺主气,合皮毛,司开合,由于肺气推动,使气血津液散布全身,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所谓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汗腺有分泌、润湿皮肤和屏障作用,对外邪有防御作用。皮毛的这些作用,是敷布在皮毛的卫气的作用,卫气的作用是依靠肺气宣发的力量,行于脉外,散布全身,具有温煦脏腑腠理、输精于皮毛、开合汗孔的功能,进而保卫体表,抗御外邪,其作用类似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卫气强,机体防御功能强,可以抵挡外邪侵袭,如果肺气虚,则宣发卫气的力量下降,屏障失固,外邪即易乘虚而人,引起疾病,所以肺和卫气两者是相连的,在机体中起着屏障作用。临床上见到肺卫虚弱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其免疫功能即降低。一些补益肺气的方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如玉屏风散即有此种功能,说明补益肺气的方药能增强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提高防御功能。
总之,肾、肺、脾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根据中医理论,肾是根本,脾是化源,肺起的是敷布和辅助作用。若慢性病长久失治,由轻而重,也按肺→脾→肾的规律发展。一些研究结果说明,三脏之虚,都能影响免疫功能,其影响程度由大而小基本也是按肾→脾→肺的顺序,从而说明中医学藏象学说与现代免疫学有密切联系。
二、中医临床与免疫
(一)扶正固本与免疫
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虚证病人的免疫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中医认为虚证的发生发展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营卫失调有关,即肺、脾、肾三脏功能亏损,正气虚弱所致。应用“虚则补之”的扶正固本法治疗虚证病人,选用补益强壮方药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其体质,促使其恢复健康。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故扶正固本以培补脾肾为主要环节。长期以来的临床经验说明,扶正固本并非简单的支持疗法,它是通过对机体生理活动的调整,使内外环境得以平衡,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治疗效果。
据大量资料报道,不少扶正固本方药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或改善虚证病人的免疫状态,经辨证施治或在某些单味方药的治疗下,对很多虚证疾病具有疗效,其机制与改善免疫有关。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原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肾病综合征、乙型肝炎、心肌梗死综合征、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抗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银屑病、克山病、肿瘤以及肿瘤经化疗和放疗后免疫抑制症等等。
扶正固本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p>
①活化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同时也加强了细胞上各种与免疫有关的受体的表达;②激活巨噬细胞功能,加强其吞噬、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③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与活性,如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等;?促进和调节补体、抗体和溶菌酶的产生;⑤影响核酸和核性酸的合成;⑥改普骨髓造血功能;⑦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⑧影响到神经肽(包括β-内啡肽)的释放,及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联系。
(二)祛邪与免疫
正虚者以扶正为主,邪实者以祛邪为先。祛邪是清除病邪,恢复机体生理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祛邪类药物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常用于祛邪治疗的药物有清热解*及活血化察类药物等等,此类药物有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的作用,对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但亦有报道其有提高免疫的作用。过去只注意到清热解*药的抗菌抗病*作用,现发现此类药物也能调节免疫作用。
1.祛邪与免疫抑制作用运用祛邪方药可以防治新生儿溶血症、传染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狼疮、脉管炎、过敏性血管炎、过敏性鼻炎、Ⅰ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出血热、心肌炎、移植排斥反应、某些实证型眼病、不孕症等。此类药物能抑制过高的免疫反应而显疗效。
2.祛邪与免疫增强作用中医认为“邪去正自安",清除了病邪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后,即能恢复正气而达到免疫平衡状态,所以祛邪治疗也可增强免疫作用。有人报道,某些清热解*和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治疗病*性感染、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阑尾炎、大叶性肺炎、肿瘤化疗放疗后的不良反应、艾滋病等,同时增强其免疫功能。也有一些清热解*药在试管内不显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具有疗效,可能由于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了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祛邪类治疗方法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p>
①调节了THl和Ti2细胞的功能比例失调,抑制了免疫系统的进-步反应;②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的功能.较多地清除抗原,减少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激发;③促进中和抗体的产生,中和了抗原,抑制了免疫反应;?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⑤促使胸腺萎缩;⑥改善了微循环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⑦调节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要了解更多关于治疗类风湿的情况以及类风湿治疗方面的疑问,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电话--.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