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九、透析期间如何控制体重增长

透析患者在家中应经常测量体重,并自我控制水分的摄入。两次透析之间体重最好不超过干体重的5%:

附:允许体重增加上限参考值:透析次数
  容许增加体重量每周透析1次0.5公斤/每天

每周透析2次1.0公斤/每天每周透析3次 1.5公斤/每天年纪大的人心脏功能下降,体重增加量要更低些(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为干体重的2.5%)。透析间期体重应均匀增加,如干体重60公斤,两次透析间允许增加体重(60x5%)3公斤,每周透析3次,则每天增加1.5公斤为宜。这就要求控制水分摄取,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否则口干会一直想喝水,可以吃冰块或者嚼口香糖增加唾液分泌的方法减少饮水量,平时吃的稀饭、面条,含有很多水也要严加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可并发水肿、高血压、心衰、心包积液等如发现胸闷、憋气、咳嗽、咳血痰、夜间睡眠不能平卧须立即进行血透。

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饮食疗法是血透病人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要严格按饮食疗法的要求进行进食。告知病人增强营养和提高机体抵抗力,要多食优质蛋白,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注意补充维生素,以满足机体修复的需要,限制钠、钾和磷的摄人。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可丢失许多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丢失,同时伴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很容易造成电解质的紊乱;另外由于体内*素作用引起长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营养摄入不足等诸多因素,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因此要及时补充营养,进食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钙及足够热量的饮食。蛋白质摄入量1.2克/(公斤·日),每周透析3次者蛋白质可增至1.5克/(公斤·日),其中优质蛋白占50%~70%,多食瘦肉、蛋、牛奶、鱼等。总热量35千卡/(公斤·日),控制水、钠摄入量,使得两次透析期间体重不超过1.6±0.4公斤。忌高钾、高磷食物,如桔子、香蕉、葡萄、白菜、萝卜、坚果类食物等。减少食物中含磷的方法有两种:适用低蛋白食物和对食物进行焯水加工,有报道说,经过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食物中的磷的含量可以减少约50%,同时应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蛋*、猪肝、各种豆类、花生、开心果、杏仁、瓜子、奶粉、乳酪、巧克力等,碳酸钙等磷结合剂,在饮食中适量服用,与饮食相结合,如碳酸钙粉可加在素汤中混合用。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避免进食过甜或油腻食物,培养患者良的生活习惯

十一、用药指导

血透患者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在用药时,必须根据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及透析对清除药物的能力来调节药物剂量,应注意遵从医嘱,积极配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当血红蛋白升高到~克/L时,周围血管阻力升高。随着贫血的纠正,血液黏滞度增高是引起血压更高的另一个因素。因此,应督促患者严格按医嘱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补充铁剂:血清铁μ克/L是补铁的标准,特别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更有必要。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还应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瘦肉、豆类、木耳等。若口服补铁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增加胃肠道对铁的吸收。慎用肾脏*性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以保护残余肾功能。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状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促红素的临床使用:

1、使用时机: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血红蛋白检测值均低于11g/d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他贫血原因,应开始实施促红素治疗。

2、使用途径: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药和皮下给药同样有效,但皮下直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并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感增加。

1)对非血液透析的患者,推荐首先选择皮下给药。

2)对血液透析的患者,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加患者依从性;而皮下给药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和剂量,节省费用。

3)对于促红素诱导治疗期的患者,建议皮下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使用剂量

(1)初始剂量:皮下给药剂量:~IU/(kg·w),每周2~3次。静脉给药剂~IU/(kg·w),每周3次。

初始剂量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导致贫血的原因,对于Hb79/dl的患者,适当增加初始剂量。

对于非透析患者或残存肾功能较好的透析患者,可适当减少初始剂量。

对于血压偏高、伴有严重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患者,应尽可能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促红素。

(2)剂量调整:促红素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Hb水平:诱导治疗阶段应每2~4周检测一次Hb水平:维持治疗阶段应每1~2月检测一次Hb水平。

4、不良反应

接受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小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血管通路阻塞。因此,促红素治疗期间,血液透析患者需要监测血管通路状况。发生机制可能与促红素治疗改善血小板功能有关,但没有Hb浓度与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相关性的证据。

应用促红素治疗时,部分患者偶有头痛、感冒样症状、癫痫、肝功能异常及高血钾等发生,偶有过敏、休克、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及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等。

十二、休息与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是患者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它是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运动形式有全身有氧运动、器械辅助肌力练习、呼吸调整练习等,长期血透患者通过正规治疗外,加强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自身机体素质,改善疲乏无力状态,最终达到回归社会,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目的,同时还可增加肌力,改善心功能,运动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运动前后要注意测量血压、脉搏;如运动过程中有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自理、工作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建议其采取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50岁以上的患者,建议其采取练柔性的气功、打太极拳及普通散步法。应告知这些患者和家属,运动的频度和强度要求每周至少3次运动,0.5小时/次以上,连续运动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十三、各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

检查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WBC)

(4.0-10.0)×/L

升高见于细菌和病*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坏死、过敏和中*等;下降见于某些病*感染、血液疾病等

红细胞(RBC)

(3.5-5.5)×/L

减少见于贫血(如肾衰病人);升高见于慢性心肺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

血红蛋白(Hb)

-克/L

降低见于贫血

血小板(Plt)

(-)×/L

过少可出现止血困难和出血倾向

尿常规

检查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比重(S克)

1.-1.

降低反映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可见于慢性肾盂肾炎、重金属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肾损害、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衰

酸碱度(PH)

5-7

升高见于泌尿系感染,某些结石尿和陈旧腐败尿液。降低常见于酸中*,尿酸盐结石,胱氨酸结石和服用某些酸性药物

白细胞(LEU)

阴性

大量白细胞(2+~3+)和上皮细胞出现提示有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

阳性常见于肾病导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其他原因导致的血浆蛋白过多,剧烈运动、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和药物影响等

葡萄糖(克lu)

阴性

阳性提示为肾性糖尿或糖尿病

红细胞(Ery)

/ml

升高为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膀胱炎、泌尿系肿瘤等

尿沉渣

检查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WBC)

5/Hp(每高倍镜视野小于5个白细胞)

升高:提示尿路感染

红细胞(RBC)

3/Hp

升高:为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膀胱炎、泌尿系肿瘤等

管型

1/Hp

管型增多,常提示肾脏实质受损

血生化

检查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血肌酐(Scr)

0.6-1.5mg/dl或60-μmol/L

升高:见于肾功能受损

血尿素氮(BUN)

3-20mg/dl或3-7.0mmol/L

升高:见于肾功能受损、高蛋白膳食、高热、感染、消化道出血脱水等。降低:①生成减少(低蛋白饮食,肝衰竭)②排泄增多(吐、泄、多尿)肾衰竭透析后,由于尿素分子量较肌酐为小,易于透析出去,故血尿素氮较肌酐相低;如饮食减少或合并吐泻也相对较低,此时称低氮质血症。

尿酸(UA)

男性μmol/L女性μmol/L

可见于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肾结石,急性尿酸性肾病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22~31mmol/L

升高:可见于呕吐引起的胃酸大量丧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过多、缺钾及服用碱性药物过多而出现代谢性碱中*;呼吸道阻塞、重症肺腑水肿、肺源性脑病等引起的呼吸性酸中*。降低:可见于尿*症、糖尿病酮症、休克、严重腹泻、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呼吸中枢兴奋等引起的呼吸性碱中*。

 胱抑素C(cystatinc)

0.6-1.03

升高:见于肾功能受损

总蛋白(TP)

60-80g/L

下降多见于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Alb)

35-50g/L

下降多见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球蛋白(克lb)

20-30g/L

升高见于肺结核、肝硬化等;降低多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血清补体(C3)

-0g/L

下降见于急性感染后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狼疮性肾炎

血钙(Ca)

2.12-2.75mmol/L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低钙血症及高磷血症太高:会引起肌肉衰弱,恶心和呕吐。太低: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和骨骼疾病。

血钾(K)

4.1~5.6mmol/L

升高:可出现疲乏无力、肌力软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窦性停博,心律紊乱,甚至心跳骤停;降低:可出现视力减退,肢体瘫痪、胃肠麻痹、尿潴留、鱼口状呼吸、膝反射迟钝以至消失,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血磷(P)

0.87~1.45mmol/L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炎晚期会出现血磷升高

总胆固醇

3.9~6.5mmol/L

高胆固醇血症常见于肾病综合症。

甘油三酯

0.11~1.76mmol/L

肾病综合症可见高胆固醇血症。

血糖(克lu)

3.9~6.1mmol/L

太高:会引发心脏病,失明和神经损害,及加深经常的口渴症状。太低:会引起衰弱,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和死亡。

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

~0Osm/L

降低表示肾小管功能浓缩减退。

尿酚红排泄试验

尿酚红排泄试验

酚红排泄:15分:25~30%分:55%

下降表示肾功能受损,排出受阻提示尿路梗阻、肝脏病变;另外甲亢、高血压、心衰及显著水肿时也可出现酚红排泄受阻,有些药物如青霉素、利尿药也会影响酚红排泄

来源:郎腾健康透析,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