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的病友私下给我留言,说目前狼疮性肾炎2+5型,病情严不严重?会不会发展到尿*症?
慢性肾脏病的种类众多,在判断病情进展程度时,医生通常会考虑到几点情况,一是病理类型及原发病。二是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整体下降的情况。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其中病理类型是排在首位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
不同的两个患者,同样都是狼疮性肾炎,但病理却不一定相同,一个人可能是3型,另一个可能是4型。如果两个人病理都是3型,但具体的损伤程度也可能不同,有的患者伴有新月体,有的却不一定存在。病理对整体病情进展程度影响较大。
今天我们不说降蛋白、降肌酐的问题。要强调的是尿*症风险排前三的肾病病理类型,如果诊断是这些肾病的肾友,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尽可能的拉长到尿*症的距离。
三大尿*症“热门”选手:
排第一的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近几年已经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导致尿*症的“祸首”。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期也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存在大量尿蛋白、水肿、高脂血症,还有高血压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发展的主因是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流动异常,继而造成肾脏局部血流异常,肾脏糖代谢异常,先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引发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病中期开始肾脏出现实质性损伤,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基底膜通透性增强,开始发生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相比其他肾病类型来说,糖尿病肾病不存在炎症反应,而是血流异常直接造成了肾脏内部细胞缺血缺氧。且血糖对血流的影响是持久的,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肾功能的损伤更严重。整体糖尿病肾病进展速度会更快,尤其是肾病3期后。进展到这个阶段的患者,发展到尿*症通常在数年,少的患者十年内可能进展到尿*症,长的二十年是一个界限。
应对策略:因此预防肾衰竭的前提是,必须先把血糖、血压这些因素稳定住,肾功能的情况包括尿蛋白、肌酐升高的情况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好转,两方面都稳住是降低尿*症风险的关键。
排第二的是多囊肾
多囊肾我们讲得不是很多。但却是比较常见一类具有遗传性的肾病。也是众多肾病类型中较厉害的一个“角色”。多囊肾发病病因不同,不是免疫缺陷而是基因缺陷的问题。
分为婴儿型和成年型两种情况,儿童患者囊肿往往比较小以复查为主,成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囊肿也会长大,彩超可观察到肾脏肿大,部分患者肾脏周围受到囊肿压迫对会出现肾区疼痛,囊肿破裂后会引起血尿,造成肾脏动脉高压,诱发肾性高血压,成为加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40岁之前不会有明显肾功能不全,但一旦发生肾功能不全后,进展速度则会加快。因此必须及时控制各种因素的稳定,包括高血压、血尿,还有感染因素。
应对策略:多囊肾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囊肿破裂引起的肾积水、感染的情况。一些患者服用降压、消炎等药物后,对控制囊肿增长作用不明显,如果囊肿不够大又不能做手术,就会导致部分人治疗没有出路。
在抑制囊肿增大方面,其实是有中药疗法是相对较好,可以通过调节全身血液流通,实现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抑制囊肿的增长,同时对调节肾脏血流也有益处,配合降压药、消炎药物,继而起到保护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细胞的作用,来减缓肾衰竭的发生。
排第三的是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典型的继发性肾病。早期表现为潜血、尿蛋白的症状,比较轻微容易控制住。
随着病理类型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到肾功能不全阶段,病理进一步发展由系膜增生出现新月体,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尿蛋白的情况,此时狼疮也容易加重。
因此病理类型比较重的患者,在肌酐升高一定要重视尿蛋白及高血压的控制。
由于狼疮性除了引起肾脏的损伤,还会引发其他靶器官的损伤保留心脏、血液等。必须要系统地来控制。如果病情及时控制得到缓解,可以长期维持稳定,但如果进展到肾衰竭尿*症风险非常高。预防控制狼疮性肾炎同时要及时监测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