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由梅*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有血液传播的可能,常常作为输血和术前检查项目。除此之外,还是孕妇产前检查项目之一。
在临床中对梅*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报告结果时阴时阳,患者常常一看到梅*抗体阳性马上就懵了,以为阳性就是得了梅*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心。那么我们该怎样解读梅*抗体阳性的报告单呢
人体感染梅*后,会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
诊断梅*时,所做的梅*血清学检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针对梅*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实验有Tpab(血清梅*抗体检测),TPPA(梅*明胶颗粒凝集实验),非特异性抗体有TUR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和RPR实验。
造成非特异性梅*抗体阳性试验除梅*外,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等,都可导致RPR或者TURST阳性;造成TPHA假阳性的疾病有:结肠癌、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海洛因成瘾、生殖器疱疹、麻风甚至妊娠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梅*血清学检查的假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一般在1%-2%,有报道可达2%。因为许多老年人患内科疾病,特别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RPR和TPHA同时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老年人检测血清梅*抗体报告为阳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血清梅*抗体检测为筛查实验,有假阳性可能,让患者理解,减轻患者及家人焦虑;
2、阳性者加做TPPA和TURST,前者用于确诊,后者用于确诊后的治疗指标,如结果为TPPA+,TRUST-则下一步要询问梅*病史,如既往曾正规治疗,则该结果提示结果为治愈,无需特殊处理;如既往病史不明且未治疗,则随访TRUST;若TPPA+,TRUST+,建议到专科规范治疗;如TPPA-TRUST-往往是由于患者有其他抗体存在造成的筛查实验假阳性结果;TPPA-TRUST+是临床不常见的假阳性模式,常和患者体内存在类脂性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有关。
3、即使TPPA+,TRUST+,也需要询问感染史和认真的体格检查,掌握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及体格检查,综合分析梅*化验结果,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如存在以上有干扰可能的疾病,不宜直接下结论。
4、梅*感染一般无高热,如无明显心脏及中枢累及,手术依然可以进行,但需要加强血液、体液隔离,注意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日常接触不会造成感染。
后记:
虽然梅*化验结果是诊断梅*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我们希望减少不同实验方法造成的误诊,但在实际应用的检验方法的性能评估很少能达到敏感特异性%,即检验结果报告阳性就是有病,阴性就是没有病,大多方法学均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这也是需要多个检验项目和其他检查相互印证的原因,同时实验报告也需要和个人生活史、临床检查等结合才能更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非特异性反应对实验干扰较大,更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判读检验结果,不可仅仅根据一次实验报告下诊断。
免责声明:基层检验网订阅号是一个提供学习讨论、资讯阅读、交流分享为一体的网络公益平台,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文章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