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华国锋收到中科院汇报的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消息之后,当即要求新疆军区加紧寻找,当时,彭加木已失联三天。
新疆军区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就组织了一百多人的搜救队,出动数十辆军车,在空中配有2架直升机和1架救护机离地三四十米低空巡航,以几乎地毯式的搜寻,在彭加木6月17号脚印消失的方圆50公里内,展开了大排查。
10天之后,搜寻结束,一无所获。在6月底召开的搜寻工作总结会上,负责搜救的军区领导不得不遗憾的宣布,此次任务以失败告终。几天之后,消息传遍全国。
民间关于彭加木和罗布泊的传闻开始发酵,成千上万的人给中科院和彭加木的妻子夏叔芳写信,其中,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开始散布彭加木与苏联或美国有牵扯的阴谋论,认为这是有预谋的叛逃。
于是,在年的7月17日,新疆自治区党委和基地部队再次组织专业力量对彭加木进行搜寻。
这一次,一共有人参与搜救,配备48辆汽车,动用了69架次飞机,又专门从上海调来6条训练有素的警犬参与其中;
这一次,所有参加搜寻的解放军全部换上了解放鞋,为了跟彭加木失踪时穿着的翻毛皮鞋的脚印区分开来。准备是很充分的,可结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唯一的惊喜是,在将近一个月之后的8月13日这一天,有搜救人员发现了一处彭加木的鞋印;第二天,又有搜救队在一处芦苇丛中,发现了有人躺卧的痕迹。
但是,由于时间太长,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两条仅有的发现,也没能给搜救工作带来实质性的突破。
还是在8月14日这一天,搜救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副野骆驼的骨架,经证实,这匹被严重风化的、只剩下骨架的野骆驼,正是两个月之前,年6月16日的下午,科考队在彭加木的率领下捉到的那一只。
在荒无人烟、植被都难以生存的罗布泊湖盆,竟然能发现野生的骆驼,这是彭加木的4次考察中,唯一发现的一次。
科考队员难掩兴奋。他们迅速用猎枪制服了骆驼,打算做一副骆驼标本,而剩下的驼肉,则成了6月16日那天晚上,考察队的丰盛晚餐。
也是在那个晚上,彭加木没有回帐篷睡觉,他独自依偎在军用大铁锅的一侧,辗转难眠。骆驼骨架的发现,迅速给搜救队带来一种沉痛的气氛,挥散不去。
很显然,如此大体积的骆驼骨架,在罗布泊风沙作用下,几乎全部被掩埋进沙土之中,只露出几根细小的地方,支棱在沙土之上,更何况人的身体呢?
大概彭加木在遇难之后,身体被数次的沙尘暴侵袭,被完全沉积在罗布泊的黄沙之下了。这一次的搜寻,又是以失败告终。
两次搜索,几乎可以印证一个事实了,即:
彭加木很有可能已经去世,而他的尸体,很大的概率是在某一处沙丘之下,或者是雅丹地貌的土包之下,何时会被发现,没有人知道.....
那么,身为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副院长、植物病毒研究领域的专家、罗布泊科学考察队的队长,在本身已经足够了解罗布泊凶险的情况下,为何会违反自己制定的—禁止个人私自离队的规定,一个人去找水源呢?
在年的6月初,彭加木率领考察队首次纵向穿越罗布泊成功,到达米兰农场。按照计划,彭加木一行人到达这里,就是考察队顺利完成任务了。
队员们兴高采烈,他们已经从乌鲁木齐出来了一个多月,早就急着想要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可就在米兰农场休整的那几天,彭加木不顾队员们的反对,坚决要继续考察。
路线是从米兰农场出发,横穿罗布泊,达到库木库都克,再往东到敦煌,最后由敦煌向西返回乌鲁木齐。尽管大家不情愿,但是队长下了命令,大家也就只能服从了。
于是,在6月11日这一天,考察队带着一个周的物资出发了。艰难地走了5天之后,他们来到距离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的地方,此时,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
没水了,水箱里仅剩的一点水,也发黄发臭,不能食用。于是,考察队停车,在此休整。
6月16日的下午,考察队的队员们一致建议彭加木,原地不动,向军区发电报求援,送水解围。可是,一想到军用飞机送水会花费七八千块钱,彭加木就犹豫了。
他坚持队员们出去找水,自力更生。但其他的队员,没有一个人支持彭加木的想法。那天下午,他们之间的不愉快随着一只野骆驼的被捕得到了稍微的缓解。
晚上,大家又围坐在大锅旁,吃骆驼肉,随后,队员们进入帐篷休息,留下彭加木一个人在外面。到了深夜,彭加木最终妥协,同意向军区求援。
第二天上午11点,军区的回电发过来了:同意运送公斤水给考察队。副队长汪文先赶紧拿着电报的内容出去找彭加木,可他找了一圈,始终没有发现踪影。
最后,在彭加木经常乘坐的那辆车的副驾驶位置上,汪文先看到了彭加木留下的纸条:我往东边去找水井,彭。年6月17日。
从那一天之后,彭加木再没有出现过!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