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能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宣传疫苗接种在阻断传染病疫情、保护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免疫接种能够挽救数百万生命,所以预防接种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保障健康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儿童的“健康保护伞”。
如何安全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哪些情况不宜接种疫苗或应暂缓接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于预防接种
家长应该知道的事儿!
▼▼▼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
接种疫苗前要做哪些准备?
01
接种前3天内注意保护孩子避免感冒,不与急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家属和看护人员不要受凉感冒等;
02
准备好预防接种证;
03
了解疫苗作用、接种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04
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05
口服疫苗前30分钟避免喂奶,喂水,但也需避免饥饿状态;
06
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身体不适,要和医生确认补打的时间。
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
01
接种疫苗后洗澡时注意接种部位的保护
02
接种疫苗后注意有无发热、查看接种部位有无红肿或其他不适;
03
饮食规律,尽量易消化、营养丰富喂养;
04
有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
接种疫苗一定要说的事
接种禁忌
01
病理状态
发热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以及恢复期
过敏体质
重症慢性疾患
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尤其是乙脑、流脑、百白破应慎种
严重营养不良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严重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及功能障碍者
02
百日咳疫苗及百白破混合疫苗
既往有神经系统疾患或脑病史者。
接种该疫苗后,出现虚脱或休克,持续尖叫,体温超过40℃,惊厥,严重意识改变,全身或局部神经症状,过敏反应,PLT↓或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异常反应。
肾炎恢复期,慢性肾炎患者禁用白喉疫苗。
03
卡介苗
患有湿疹、化脓性中耳炎或其他严重皮肤病者。
04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严重腹泻、对牛奶蛋白过敏、免疫功能低下。
05
下列情况暂缓接种
急性病期间,如感冒,发热,体温37.0℃或有淋巴结肿大,肺炎、气管炎等;
慢性病活动期;
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后两周,才可服用脊灰、轮状疫苗;
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
常见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
局部反应
局部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2-3天消退。
全身反应
发烧: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8-12小时体温升高,一般在38.5℃以下;
烦躁、易激惹、睡觉不踏实;
食欲减退;
腹泻、呕吐;
皮疹,但较轻微;
嗜睡。
偶合反应
指接种疫苗时,正处于一种疾病发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刚好发病,纯属巧合,与接种疫苗无关。
预防先行
共筑健康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