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海宁作家王学海将研讨会开进京城
海宁作家王学海将研讨会开进京城 这是中国文联首次为基层文联举办的高规格研讨会
5月29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海宁市人民*府,为他在北京中国文联新大楼联手主办了“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30多位专家(教授)积极与会,并对他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
中国文联*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说,这是中国文联首次为基层文联举办的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
他——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海宁市文联张宗祥书画院院长、浙江省签约作家王学海,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传奇?中国文联为什么因他而对基层文联举办了高规格的研讨会?
贫困中萌生理想
王学海出生于1952年,他年幼的时候,家里很贫穷。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小说里所描绘的奇妙世界,引起了他对新生活的憧憬。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突然接触到了《镜花缘》,那是我读的第一部小说,爱不释手地读完这本书,为里边的奇妙世界所吸引后,我就一头扎在了书堆里。”
书读得多了,王学海喜欢上了文学,并梦想着能成为作家、诗人。于是,他结识了很多伙伴,常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文学。
但有一次,当他和几个小伙伴正津津有味地谈文学时,身后却走来一个高年级的学长。“文学,文学,你懂不懂哲学?”学长“高高在上”的这句质问,刺痛了王学海的神经,他决定发奋学习哲学。
于是,王学海又在饱读文学经典的同时,从《德国古典哲学》、《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入手,读起了所能找到的所有哲学书籍。
走出低谷结硕果
有了一定的积累,王学海终于开始写作。1978年,在做搬运工的他尝试着写了一篇6000字的文学评论,数月后在《美学讲坛》上面世了。这给了他很大鼓励和激动,但接下来的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后来我去了印染厂工作,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天天投稿,天天都有退稿涌来,那段时间,我学得非常沉重。”
上世纪90年代,王学海终于进入了创作上的成熟期和丰收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全国数十家大学学报陆续刊发起我的论文,多篇作品还接连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这给了我新的鼓舞,我于是又开始了诗歌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
据王学海回忆,自2004在《诗刊》上发表了20行诗歌《水上的火焰》之后,他的文学创作也随即进入一个丰收期,不仅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中国诗人》、《钟山》等全国数十家大型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诗刊》还从2006年起每年都给他发表组诗。
酒香也怕巷子深
据了解,王学海是海宁推出的首位集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于一身的作家。海宁市为什么要把作家推向京城办研讨会?海宁市副市长朱海英说,海宁出了很多震撼全国和世界的名人,宏伟的事业需要我们去继承。
“该怎么继承?现在时代在变化,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从3年前开始,我们就有了由*府来搭建一个平台,把海宁当代有显著成绩的学人推出去这一想法。3年来历经努力,各项条件逐步成熟,我们便第一个把王学海推了出去。”朱海英表示,此后还会根据条件不断思考,准备将此作为一个文化工程,来促进海宁文化的大繁荣。